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社保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的區別

社保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的區別

壹、社保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的區別如下:

1,繳費類型不同:公司通常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繳納社保,個人社保繳納通常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

2.繳費金額不同:公司繳納社保,也就是公司和個人分別承擔壹部分社保費用。個人繳納社保的,繼續負責所有社保費用。

3.繳費基數不同:公司按照員工上壹年度工資收入的月平均值繳納,個人可以選擇60%-300%不等的自己繳費。繳費基數越大,他們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4.繳費方式不同:公司通常只需要員工將個人信息交給人事就可以去社保局繳費了。如果是個人,需要自己準備資料去社保局繳費。

5.所有制性質不同:公司的社保是需要國家繳納的。不交的話會面臨離職,個人社保自願交。

6.繳費比例不同:單位繳納社保,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納16%,個人繳納8%,靈活就業人員本人繳納社保,養老保險繳納20%。

7.退休年齡不同:單位繳納社保,男性60歲退休,女性員工50歲退休,靈活就業男性60歲退休,靈活就業女性55歲退休。

第二,我為什麽要交社保?

首先,無論是個人繳納還是單位繳納,為什麽大部分人還是非常在意是否繳納社保?原因很簡單,就是給自己提供基本的保障。社會保障實際上是國家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能夠有效保障公民在相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社保本身包含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也與每個人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大多數人都非常重視購買社保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購買社保與買房、買車、落戶、子女上學等息息相關。尤其是對於異地工作生活的人來說,社保的連續繳納記錄往往被用來與個人的另壹張“身份證”相比較,判斷自己是否“有資格”做某件事。

購買社保的途徑也非常廣泛。個人可以獨立購買,也可以在工作中購買,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購買方式。但是現在市場上有壹些“繳納社保”的機構,業務非常火爆,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會選擇購買這項服務。

第三,單位繳納社保的好處

從保險的範圍和待遇來說,單位繳納的社保確實比較劃算。但如果考慮個人退休養老金,如果養老保險金額相同,那麽兩種繳納社保的方式,個人最終能領取的退休養老金金額是沒有區別的。

通過單位交保險還是有很多好處的。與個人相比,企業作為壹個整體接受新信息的速度要快得多,對新信息的洞察力也要敏銳得多。可以保證員工能夠及時接受政府的新政策,不會在繳納社保方面遭受損失。

另外,單位繳納社保是壹個持續的、整體的行為,不會因為“個人原因”而忘記繳納。可有效避免員工個人社保斷檔,導致相關保障受到影響。

有時候作為個人繳納社保也是無奈之舉。靈活就業人員就不用說了,沒有掛靠單位,很多上班族想離職,但又不想斷社保。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是“空窗期”的最佳選擇。

值得註意的是,社保也是可以還的,但是要在三個月內還完才能持續。暫停三個月以上的社保,即使以後繼續繳納,也會有幾個月的緩沖期,之前的保障待遇也要連續繳納幾個月後才能恢復。

那麽壹個單位給員工交社保會給自己帶來什麽好處呢?其實對單位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為單位規避風險,也體現了單位的社會責任。畢竟單位不繼續正常為員工購買社保,員工有權申請勞動仲裁。

且不說損害單位聲譽,很容易失去人心,降低員工繼續為企業賺取利益的動力。而且,“妳躲得過初壹,躲不過十五。”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為員工購買社保,被勞動部門發現後還要繳納相應的社保待遇,還有滯納金,實在是“得不償失”。

個人交社保還是單位交社保,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堅持不懈地繳納社保,才能真正保障個人的利益。國家實行社會保障制度的初衷是為了保障大多數人的基本權益,讓普通人也能以最經濟實惠的方式保障自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和生育時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六十條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除因不可抗力等法定原因外,不得緩繳或者減繳。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由用人單位按月告知本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和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直接向社會保險費征繳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費。

  • 上一篇:上海尚俊卿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麽樣?
  • 下一篇:深圳市日上光電有限公司公司簡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