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早期,郁金香還在地裏長的時候,價格已經漲了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壹朵郁金香可能是20個技術工人壹個月收入的總和。這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
1720南海泡泡
17世紀,英國經濟繁榮,私人資本積累,社會儲蓄擴大,但投資機會相應不足。在那個時候,擁有股票仍然是壹種特權。1720南海公司接受投資者分期購買新股,股票供不應求,價格飆升至1000以上。後來《反金融欺詐和投機法》通過,南海公司股價暴跌,南海泡沫破滅。
1837經濟恐慌
從65438到0837,美國的經濟恐慌導致銀行業萎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支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壹再延期。這種恐慌導致的經濟蕭條壹直持續到1843。
1907銀行危機
1907 5438+00年6月,美國爆發銀行業危機。紐約大約壹半的銀行貸款被高利息回報的信托投資公司投資於股票市場和債券作為抵押品,整個金融市場處於極度投機狀態。
1929股市崩盤
從1922到1929,美國前所未有的繁榮和巨額回報讓許多美國人卷入華爾街瘋狂的投機活動,股市急劇升溫,最終導致股市崩盤,引發全球經濟蕭條。
1970s滯漲
從65438到0973,石油危機造成的供應沖擊導致美國經濟停滯、高通脹、失業和蕭條。
1987黑色星期壹
1987,經濟預期的惡化和中東局勢的持續緊張造成了華爾街的大崩盤。標準普爾指數下跌了20%,這是華爾街歷史上最嚴峻的時刻。
1994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到1995,墨西哥發生金融危機,比索匯率暴跌,股價暴跌。受其影響,不僅拉美股市暴跌,歐洲股市指數、遠東指數、世界股市指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1997東南亞金融危機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實行浮動匯率制。當日泰銖兌美元匯率下跌17%,引發了席卷東南亞的金融風暴。這使得許多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依次暴跌,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受到重創。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源於美國的“零首付”政策,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日本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美國次貸危機浪潮越來越高,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壓力巨大,依然是國際關註的熱點。
至於下壹次
估計會在10年發生。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成立於1989年5月,由原電子工業部所屬企業行政劃撥形成。是中央管理的重要國有骨幹企業,是國務院認定的以網絡信息產業為核心業務的中央企業,連續多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中國電子的主營業務是提供電子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核心業務關系到國家信息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截至2018年末,擁有22家二級企業,控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