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自2015以來,已有8家私營公司獲準試點個人征信業務,而這8家公司也是目前百家銀行征信公司的股東。
這八家公司為什麽沒有拿到正式的牌照?
1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局局長表示,“互聯網金融整頓,企業都想自己打基礎開展業務,這會導致資質標準提高,違反信息共享的劃分,所以還沒有發牌照開展業務。”
既然不能單獨發,那就應該成立壹個協會來統壹管理,讓各個機構的信息共享,然後在這個百家銀行征信報告裏可以看到用戶的壹些行為,填補央行征信報告的空白。
點擊閱讀:百姓征信查詢入口在哪裏?
100家銀行的信貸查詢內容尚未公布。
從其股東可以看出,芝麻信用(阿裏)和騰訊征信是眾所周知的。股東背景也代表數據特征,比如芝麻信用可能偏向線上消費數據,騰訊征信偏向社交行為數據,前海征信偏向保險數據。
我們日常的消費、還款、購物、理財、投資、生活繳費等。可能會記錄在百家銀行征信報告裏。未來百家銀行征信可能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對接,這樣就形成了壹個完整的征信圈。
個人征信系統從壹開始,線上線下聯動,逐漸向完善的方向發展,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和潮流。“信息歸國家,科技企業走出去”可能是壹個大眾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