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戴利奧
對沖基金公司Bridgewater的創始人。他出生在紐約長島壹個非常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26歲時,他在自己的兩居室裏創辦了橋水。經過42年的發展,Bridgewater在美國最重要的私營公司排行榜(財富雜誌)中排名第五。入選《時代》雜誌65,438+000最具影響力人物,福布斯雜誌65,438+000最富有的人。因為他獨特的投資準則改變了基金行業,美國CIO manager雜誌稱他為“投資界的史蒂夫·喬布斯”。
第二,書籍結構
第三,摘錄
1.無論我這輩子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主要原因不在於我知道多少東西,而在於我在沒有知識的情況下應該做什麽。
2.擁有相同價值觀和原則的人會相處得很好。
我認為成功的關鍵在於知道如何爭取很多東西,如何正確的失敗。
4.股價反映了人們的預期,所以當實際結果好於預期時,股價上漲;當實際結果比預期差時,股價就會下跌。而且大部分人都會因為最近的經歷而產生偏見。
當政府決策者向妳承諾他們不會允許貨幣貶值時,不要相信他們。他們越堅定地做出這樣的承諾,情況可能就越嚴重,貨幣貶值很快發生的概率就越大。
6.用支付的金額(而不是購買的商品數量)來衡量需求,並調查誰是買家和賣家以及他們為什麽買賣,這是壹種更加實用的方法。
7.成功之路
(1)找到和我觀點不同的最聰明的人,讓我試著理解他們的推理。
(2)知道自己什麽時候不能有最明確的意見,不要急於下結論。
(3)逐步總結永恒的、普遍的原理,進行檢驗,使之系統化。
(4)通過平衡風險保持較大收益,減少向下波動。
8.成為壹個成功的投資者的關鍵之壹是只對妳有高度信心的投資對象進行高風險的押註,並充分分散對這些對象的投資。
9.我建議妳保持足夠的好奇心,時刻願意去了解和妳看事情不壹樣的人是如何形成他們看事情的方式的。妳會發現它很有趣,很有益,妳獲得的更豐富的視角會幫助妳決定妳應該做什麽。
10.智者在經歷各種漲跌時,總是緊盯穩健的基本面;而輕佻的人跟著感覺走,做出情緒化的反應,沖進熱的東西,不熱就立刻放棄。
11.如果妳想擁有許多優勢而不暴露於無法接受的劣勢,最安全的方法是進行壹系列好的和不相關的賭註,這些賭註是平衡的和互補的。
12.壹個管理者能取得的最大成功,就是能夠在沒有妳的情況下,組織別人把事情做好。
13.管理的資金過多可能會損害業績,因為規模過大會影響市場走勢,導致開倉和平倉成本過高。
14.“高罌粟綜合征”:高罌粟綜合征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壹個流行術語,用於描述社區文化中對某些人的壹種集體批判態度,屬於壹種思想表達方式。當任何人在社會上取得壹定程度的成功時,都會在社區中引起壹致的、自發的和集體的批評。通常這種批評也會出自社團領導之口,也帶有反智主義,尤其是對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
15.有常識、有創造力、主動求變的人不多見。
人生的三個階段:
(1)第壹階段:我們依賴他人,我們學習。
(2)第二階段:別人依賴我們,我們工作。
(3)第四階段:當別人不再依賴我們,我們不再需要工作,我們可以自由地體驗生活。
17.生活中總有好時光和壞時光。努力工作不僅會讓妳的好時光變得更好,也會讓妳的壞時光變得不那麽糟糕。
18.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現實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如何處理它。
19.個人進化過程
(1)目標明確。
(2)找到阻礙妳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不要容忍問題。
(3)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4)規劃解決問題的方案。
(5)盡壹切努力實施這些計劃並取得成果。
20.妳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生活的壹部分,妳需要認識到並接受這壹點。好消息是,妳犯的每壹個錯誤都可以給妳壹些東西,所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21.影響理性決策的兩個最大障礙是妳的自我認知和思維盲區。自我意識障礙是指我們天生想擁有某種能力,想讓別人這樣看我們。思維盲點障礙是我們主觀看待事物造成的。
22.適應和進化的三種方式:
(1)訓練妳的思維以反直覺的方式思考(比如有創造力的人通過自律和實踐變得更有條理)。
(2)使用輔助機制(如程序提醒)
(3)在自己的不足之處,依靠專家的幫助。
23.在任何壹個組織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這兩種力量誰勝誰負,取決於組織的文化,文化取決於塑造文化的人。
24.大自然有目的地塑造壹切。妳最需要的不是驅使妳戰勝別人的勇氣,而是不管別人對妳有什麽期待,始終做最真實的自己的勇氣。
25.五步過程
(1)制定明確的目標。
(2)找出阻礙目標實現的問題。
(3)診斷機器哪些部分(哪些設計或誰)工作不正常。
(4)設計修改方案
(5)采取必要的行動。
26.錢只是優秀的副產品,不是努力的目標。
27.創意選擇=極端真實+極端透明+可信度加權決策。
(1)公開表明自己的觀點。
(2)認真討論分歧。
(3)遵循形成的* * *知識,消除過去的分歧。
28.聰明的人善於擁抱自己的錯誤和缺點,以至於能夠遠遠超越水平相當但更自負的同學和前輩。
29.痛苦+反思=進步
為了避免跑題,壹種方法是在白板上列出議程,讓每個人都能看到討論的進展。
31.最可信的觀點來自:(1)多次成功解決相關問題的人;(2)能從邏輯上解釋結論背後因果關系的人。
32.壹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客觀的自我評價,包括對自己缺點的認識。
33.人們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只關註做什麽,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問題,即應該讓誰來負責決定做什麽。
34.在選擇為長期關系做好準備的人時,價值觀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其次,技能是最後考慮的。
35.最強大的個人轉變,來自於壹個自己永遠不想再經歷的錯誤所帶來的痛苦——“觸底”。
36.當測試壹個人是否擅長解決問題時,它取決於:
(1)他能邏輯清晰地表達如何處理相關問題。
他過去成功地解決了類似的問題。
第四,思考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任何成功的案例背後都有壹套原因和機制。縱觀雷的壹生,以及橋水的發展軌跡,雷的反思與提高,以及始終不渝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傳道者。
仔細想想,雷做的事情很難?好像也不是很難,反思誰不會,總結誰不會,但是之後呢?在經歷了失敗的痛苦之後,是應該從慘痛的經歷中吸取教訓,還是有選擇地忘記不愉快的回憶——忘記不愉快的回憶似乎是人的天性。畢竟在人類繁衍的過程中,不假裝樂觀是很難活到今天的。總之,不是每個人都有跌到谷底後反彈的意識或能力。沒有人天生就是聖人,所有的人生軌跡都需要不斷自我修正,就像壹條跌宕起伏的曲線。雖然小周期有起伏,但大方向是向上的。
在我看來,生活中有四種人:
疼痛免疫的人,這樣的人要麽感覺不到疼痛,要麽選擇性忽略疼痛。既然他們感覺不到疼痛,就不需要反思和改進。
痛並快樂著的人,雖然能感受到痛苦,卻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所以不需要反思和改進;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的人,這類人不喜歡失敗的痛苦,也會做壹個總結和反思,但是執行的力量太差,幫助很大;
雷,壹個痛定思痛的堅定改革者,就屬於這壹類。他們經不起失敗,是個行動派。他們可以從失敗的母親身上吸取每壹次失敗的教訓,並用來提升自己,這已經形成了壹種上升的趨勢。
曾子說:“我壹日三救——是對人不忠嗎?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
然而,節約呢?
其實很多時候,在我們失敗之後,我們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哎,我要是做了就好了!這是比較初級的反思,也就是就事論事層面的失敗反思。但是,感覺結束後,我們可能還是會壹頭紮進生活的瑣事中,然後下壹次可能會被誘惑踏入同壹個坑。仔細想來,萬物皆有* * *,我們的來世大多只是過去時光的再現。所以,如果能在每次失敗後進行總結,就會發現大部分的失敗都是由幾個原因造成的,而這些原因之間還是有壹定的內在聯系的。這些經驗教訓甚至可以像數學公式壹樣總結出來,從而成為指導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原則。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不斷完善自己的原則基礎,那麽這個世界上可能不會有太多的光芒,但妳將有很大的機會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拿到書的第壹印象是震撼,無與倫比的震撼。壹個人反思總結進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能形成如此系統的生活和工作原則。這就像作者把淩亂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每壹條線壹條壹條的整理出來,把這些線用最好的方式表現出來,然後展示給大家:那就是我的生活。而我真的只能用驚艷來形容。
其實大部分人並不缺乏改善或者追求進步的決心。但是怎麽做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停留在“如何”這壹步,或停滯不前,或不知所措。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他的解決方案。以生命的原理為例。想要改變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自己。人類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人腦的結構和特點,思維方式?只有在真正認識和了解人類或者自己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的改進。
這是壹本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的好書,但是學什麽呢?在我看來,不在書中教條地、直接地套用雷的原理,有點太照本宣科了。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都不壹樣,所以雷的原則可能只適合他,至少大部分適合。而我們可能最需要做的,就是學習他的方法和精神,總結出壹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準則。
總結的過程就像是壹次修行,也像是為自己打造了壹件屬於自己的武器。武器完成了,仗劍去天涯,或者守道,應該都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