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質押其實是壹種融資業務。股票持有人持有的原始股難以流通。如果想獲得壹定程度的流動性,那麽股票持有人可以將股票質押給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會給持有人壹定的資金,這與股票的價值密切相關。為了保證貸款資金的安全,金融機構會在整體股票價格的基礎上進行貼現。貸款額和股價的差額,就是金融機構留下的安全空間。如果股價下跌,只要下跌的部分不超過差額,金融機構的貸款還是安全的。
股票質押和房產抵押還是有壹定區別的。質押就是把股票的處置權交給金融機構。當股價下跌時,相關股票在達到約定條件後可以自行處置,保證金融機構的資金安全。
股票質押通常的操作是股票質押回購,股票持有人將其持有的股票質押給金融機構,用未來收益償還金融機構的貸款。如果股票持有人未能按時償還貸款,那麽金融機構有權處置股票以償還貸款。如果股東能夠按時償還貸款,那麽金融機構將解除股票質押。
壹般來說,股票質押期限為壹年。如果股票持有人借款壹年,需要向金融機構歸還借款。如果他想繼續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他必須滿足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要求。達到要求後,他會繼續給借款人發放貸款。股票質押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空倉的情況。上市公司股東質押股票時,金融機構會在借款協議中對借款做壹些限制。比如股價下跌超過30%後,他們就會啟動保護措施。壹方面,金融機構有權處置股票,處置後的資金將用於償還貸款;另壹方面,金融機構會要求股票持有者增加質押股票的數量,以填補股價下跌帶來的缺口。
如果金融機構要求股東增加質押股份,股東可以繼續追加股票質押,那麽貸款可以繼續使用。如果股東不能繼續追加股票質押,那麽貸款就不能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