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功能性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於互聯網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和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並具有不同於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如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碎片化金融等。
是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2016 10 6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8 10 10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印發。
央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從監管層面充分肯定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確立了明確的邊界和身份。
作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專業人士,京北金融總裁羅明雄見證了互聯網金融的強勢萌發,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度過了粗放式發展的早期,正在法律框架下走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擴展數據:
第壹,發展過程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時間遠短於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到目前為止,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壹個階段是65438-2005年傳統金融業的互聯網化階段。
第二階段是2005-2011前後第三方支付的蓬勃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2011以來的互聯網實體金融業務發展階段。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國內互聯網金融呈現出多種商業模式和運營機制。
第二,中國的現狀
中國金融業的改革是舉世矚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匯率和金融監管的市場化。而世界主要經濟體每壹次重要的制度變革,往往都伴隨著重大的金融創新。
中國金融改革恰逢互聯網金融興起。在傳統金融部門和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中國的金融效率、交易結構乃至整體金融結構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在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是由監管套利造成的。
壹方面,互聯網金融公司沒有資本要求,不需要接受央行的監管,這是本質原因;從技術角度來說,互聯網金融雖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是要考慮合規和風險管理(風險控制)的問題。
從政府不斷出臺的金融、財稅改革政策中不難看出,惠及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已經成為主旋律,而占我國企業總數98%以上的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可見壹斑。
從互聯網金融的輕應用、碎片化、及時理財的角度來看,相比傳統金融機構和渠道,更容易受到中小企業的青睞,也更符合其發展模式和剛性需求。
目前,在POS財富管理領域,之前被忽視的大量中小企業的需求,正在被擁有大量數據信息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深度聚焦。
隨著移動支付產品的推出,這種更便攜、更智能、更有針對性的支付體驗必將惠及中小微商。業內專家認為,支付創新企業將徹底把金融支付帶入“草根”。
也預示著中小企業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最大贏家,這也將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