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能帶兵打硬仗,打勝仗。
我國民營企業受政策束縛,受家族門派影響,容易出現“營養不良”。他們走路的時候經常要摔倒在半路上,像嬰兒壹樣虛弱。這時候就要靠壹支自強不息的隊伍跑起來,才能在無數的比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管理者既要有軍人的氣質和風範,又要有帶兵打仗、打勝仗的能力。
發揮團隊在企業中的作用,並不是在危機來臨時“聚在壹起取暖”,而是變成壹個學習型團隊,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不斷修正策略,加強執行力,從而實現企業在核心業務上的“巔峰”。
2.有眼光有教養的人。
企業打造壹支具有合作精神、戰鬥力和凝聚力的管理團隊非常重要,團隊每個成員的素質也非常重要。管理者是企業的楷模,企業的選擇既要看人品,也要看專業能力。在企業中建設好管理團隊,選好人才,用好人才,愛惜人才,是管理好企業的根本!
在日常經營中,企業有人才,可以用石頭雕刻,財力雄厚;沒有才華,就是壹根枯木,悲觀。企業發展需要人才,人才是最賺錢的“商品”。“能管理好人才的企業,最終都是大贏家。聯想需要各種人才,但主要有三種人才:能獨立做好工作的人;能帶領壹群人做好事的人;能審時度勢,有能力壹眼看出結局,並制定策略的人。
德才兼備的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競”出來的,即通過具體的工作實踐選拔出優秀的人才。中國人才短缺嗎?中國缺伯樂嗎?中國是否缺乏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機制?人才的標準首先是信譽。誠信不僅是美德,也是能力。人才的培養和培養永遠是“在賽馬中鑒別良馬”。
人才有危難之時,才能大顯身手,“折騰”才是檢驗人才的標準。所謂折騰,就是各種未知領域的困難、麻煩、煩惱。但是所有的人才都可以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人才不僅要有好的口碑,還要有主人翁意識。
3.知道如何使用斯巴達方陣的人
斯巴達方陣是壹種戰術隊形:每個士兵都穿著盔甲和頭盔,壹人手持大圓盾,壹人手持長矛。戰鬥時,士兵們並排排成緊密的隊形。前排的士兵把長矛平放在壹起,後排的長矛搭在前排的肩膀上形成矛墻,用準確的步伐壓住敵人。斯巴達方陣註重進攻。只要占據有利地形(即國際環境),就能達到“且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效果。打造斯巴達克方陣,必須層層落實,激勵和帶動員工執行聯想集團的戰略,先局部帶動,再整體聯動。人的驅力,就是把壹層土夯實鋪開,再夯實鋪開壹層。
打造斯巴達克方陣,除了內驅,還可以引入“空降兵”增強進攻能力。但是,“空降兵”需要進行必要的文化融合。空降兵有兩個特點,壹是國際化視野,二是良好的專業背景。沒有他們的到來,聯想做不了大事,也不可能實現願景。但如果不註重文化的磨合,主要是核心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真正認同,就會貽誤大事,甚至功虧壹簣。
4.有龜學思想的人。
企業的學習就是團隊的學習。團隊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和知識,掌握經濟發展和管理的規律,從而實現自我超越,在競爭中領先對手。烏龜的學習就是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制勝基因,巧妙地利用競爭環境來打勝仗和翻身仗。烏龜要做兩件事:壹是向兔子學習,培養兔子的基因;第二種是利用賽車環境,比如在沼澤裏跑,來取勝。
壹流的人才善於總結。企業中的人才要註重學習,善於總結,企業團隊要不斷創新學習,讓競爭對手聞風喪膽。培養戰略人才,首先要“縫鞋墊”做好基礎工作,然後“西裝革履”走專業化、國際化路線。培養壹個戰略人才和培養壹個優秀的裁縫是壹個道理。我們不應該壹開始就給他壹塊細羊毛做西裝,而是讓他從縫鞋墊開始。鞋墊做好了,會做短褲,然後做褲子和襯衫,最後做西裝。我們不應該倉促行事。
5.能為所有人放棄家庭的人。
聯想發展的目的是建立壹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來保持基業常青,這是創業者不易達到的高度。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也就是說要改造企業的所有權,壹個家族不能單獨擁有,要利用股權收益、空間、舞臺來激發團隊的積極性。聯想想辦壹個長期的公司,在我離任後依然可以發展的很好,讓沒有家族的企業像家族企業壹樣傳承下去。
如果權力在我手裏,控制權都在這裏,別人能怎麽樣?所以,我們要在思想上,權力上,物質利益上,精神鼓勵上,給別人留下足夠的空間和舞臺,讓他做主人,這個事業可以延續,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為什麽不是“家人”?因為家族企業中的家族勢力竭力維持現狀,盲目追隨父權權威,個人崇拜泛濫,會阻礙企業人才的發展。企業必須有所有者,但在聯想我們不會讓家族存在。
要把聯想打造成為壹個沒有家族的家族企業,就要通過股權分配讓核心團隊成員獲得更多利益,然後通過授權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它還將公司業務劃分為制造、R&D、銷售、投資等。,為人才創造更多的展示空間,移動舞臺,讓團隊成員得到全方位的尊重和滿足。
6.追求共同利益和崇高目標的人
走到河岸才是企業的目標,這是大家都看得清楚的事情。難的是怎麽造橋,怎麽造船,或者學遊泳。不會遊泳就跳進水裏,除了泡沫和搞笑的悲壯什麽都沒有。聯想不希望這樣。聯想想做壹個能做事的英雄。聯想需要有遠大發展目標的人,需要重視和追求企業團隊共同利益的人。如果妳能讓所有跟著妳的人都更好地坐在車裏,住在比自己更大的房子裏,錢多多對員工和骨幹來說會很舒服。
在智慧的所有要素中,應該說最微妙、最深刻的是“妥協”。在固執地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同時,也有足夠的胸懷容納自己不能改變的。壹個足夠聰明,能夠區分自己能改變什麽,不能改變什麽的管理者,絕對是明智的。壹方面要學會“妥協”,不要走極端,適可而止;另壹方面,要有包容的態度,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只要合理就好。
追求崇高的理想和目標應該以滿足共同的願望和利益為基礎,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標,並以此激勵自己和聯想員工為共同的利益而奮鬥。聯想各級管理者要發自內心的給團隊成員帶來財富和希望,給聯想員工帶來更多的福利。員工的年終獎不可或缺,這是企業誠信問題,不能斷給員工。
7.能調動各方積極性的人。
成大事者,必須調動和挖掘各方積極性,依靠各方力量,發揮和挖掘他人長處。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不僅突出自己,也不依賴他人,而是註重發揮每個人的潛在能力和作用,發揮群體的積極性和力量。如果壹個人老實但沒能力,另壹個人有能力但不老實,我該用誰?用後壹種。我寧願另找壹個人照顧他,也不願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企業要重視領導者和接班人各方面的培養。自從聯想招到第壹個管理人才秦麗,管理層就步步高升;從挖掘出第壹個技術人才倪光南開始,聯想在技術領域有了新的突破。聯想在創業之初吸引和培養的、郭為、楊等壹大批年輕人,如今都成了他的實際接班人,尤其是楊,不僅為聯想的發展,也為中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8.能建立廣泛人際關系的人。
無論是在企業還是在政府,擁有良好而廣泛的人脈關系是聯想成功的壹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壹個能重視並做好企業內外關系的人,壹個能調動壹切力量為企業服務的人,首先具備成為企業領軍人物的前提條件。在建立人際關系上,他從不著眼於眼前的利益,而是著眼於長遠的、共同的發展和利益。
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很難甚至不可能有所成就。良好的人際關系為聯想的經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正是這種良好的外部環境使聯想能夠在多次危機面前轉危為安。在建立人際關系中,我們需要壹個現實的防禦和壹個侵略性的手,這意味著“低頭”,“手”的時候“手”。
9.能夠適應和采用現實策略的人。
企業管理者應該了解並適應現實環境,不要刻意把自己當成壹個完美道德的化身。妳必須知道妳是誰。妳必須把事情做好,保護好自己。在處理企業危機和重大是非問題上,我們絕不手軟。管理者的妥協和讓步是有條件的,大方向、大原則是不允許改變和挑戰的,需要采取強硬措施來捍衛。
壹個管理者是否優秀,主要看三點:壹是能站得高看得遠,為別人指明前進的方向,提出正確的目標和想法;二是可以挖掘和開發別人的潛力,滿足他們的願望,造福他人,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大家心甘情願地跟妳走,跟妳幹;第三,能夠適應現實的需要,既堅持原則,又采取靈活的方法保證目標的實現。
延伸閱讀:管理者的演講技巧
營造壹種員工願意傾聽的氛圍
作為管理者,首先要營造壹個良好的氛圍,讓員工心甘情願的聽妳的,而不僅僅是因為權力是美好的。
1.遵守諾言
管理者要從用人規範、規章制度、正式書面合同等方面為員工樹立“言而有信”的個人威信。
2.信任員工
信任是有效溝通的前提,也是員工願意溝通的基本條件。正所謂“人不用疑,人不用疑”。時間久了,員工自然就互相看了。
3.及時反饋
對員工的建議及時反饋,讓員工覺得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視,更願意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努力。如果老板壹次又壹次不采納員工的建議,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建議無關緊要,會讓管理者寒心。
比如廚師多次提出更換或更新壹些廚具,老板認為會用。結果就是舊廚具用不好,菜可能會出錯,客人不滿意。
說話的三個技巧
1.“反復強調”的心態不可取。
很多管理者為了突出重要性,反復重復同樣的話,這是對溝通效果的破壞。科學實驗證明,人的心理是有逆反機制的。如果重復三次以上,關註度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降低。
使用英語口語
用簡單的句子,如“哦”、“我明白了”或“有意思”,來表示同意對方的說法。通過說“讓我們談談吧”、“讓我們討論壹下吧”、“我想聽聽妳的想法”或“我對妳說的很感興趣”來鼓勵說話者多說。
避免使用負面詞匯
我們先來看壹個問題,現在告訴妳,千萬不要想著綠色!結果妳想到了什麽?妳壹定想到了綠色,妳首先想到了綠色,這大概是相當形象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人們被要求不要做任何事情時,他們的第壹反應往往是做壹些事情。所以,員工要想執行力強,就要告訴TA妳想要什麽,而不是TA不想做什麽。而不是對經常遲到的員工說“以後不要遲到了。”還不如說“以後早點來。”
而不是說“別聊了。”不如說“該妳在門口招呼客人了,攔截壹下。顧客們壹直在等妳。”
說出三句金句
作為管理者,應該以更開放的態度與員工溝通,以積極的態度與員工說話,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執行力,有效的工作開展和解決問題。有五句金句是管理者需要經常告訴員工的,應該壹直掛在酒瓶邊上說:
句子1:“妳的問題很好,可以解決得更好”。
這句話是鼓勵員工多給管理者反饋,更能主動解決問題。管理者期望他們的員工成為問題的終結者,然後告訴妳他們是怎麽做的。營造鼓勵決策和授權的氛圍,鼓勵員工自己解決問題。
第二句:“以後妳要多提醒我”。
這句話是鼓勵員工在妳忘記壹些重要的工作或重要的會議時,要經常督促和提醒妳,這樣妳就不會錯過事情。對員工的善意提醒表示感謝。
第三句:“真的很神奇——告訴我妳是怎麽做到的。”
這句話經常被妳誇員工工作表現優秀,對員工很有用。當壹名員工告訴妳壹項個人成就時,不要只是說,“哦,太棒了”,妳應該繼續說下去。詢問細節和整個情況,而不是急於結束面試。
通過提問的方式表揚員工,會提高員工的自信心,激勵員工獲得更多更好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