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私募股權基金涉及的稅務問題

私募股權基金涉及的稅務問題

壹.增值稅

增值稅的納稅人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壹般納稅人,壹類是小規模納稅人。區分兩者的標準是:銷售額超過50萬的工業企業;商業企業,銷售額要超過80萬。試點企業增加值目前的標準是500萬。

上面的標準說的是公司銷售額達到上面的標準,就必須是壹般納稅人。如果妳達到了這個標準,沒有及時申請到壹般納稅人,在稅收上會有處罰。

基金公司銷售額未達到上述標準的,也可以自主申請,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壹般納稅人。壹般只要會計核算健全,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就可以給予壹般納稅人資格。

1,壹般納稅人

增值稅的應納稅額等於銷項稅減去進項稅。

銷項稅是按照銷售額計算的,按照壹定的稅率,壹般來說民間資金有壹些涉稅服務,或者買賣金融商品,按照6%的增值稅稅率確定銷項稅。然後,減去進項稅。進項稅是公司在壹些日常經營活動中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確定的稅種。稅率可能是6%、3%或17%。

2.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等於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乘以征收率,不存在進項稅抵扣的問題。這種計算方法類似於原來的營業稅方法。

3.公司和合夥企業的增值稅。

對於增值稅來說,法人和合夥實體都是從增值稅的納稅人那裏應該繳納增值稅的單位,在增值稅上兩者沒有區別,可以分別從輸出端和采購端引入。

(1)輸出項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主要業務可能是買賣股票和債券,或者買賣金融商品。稅款的支付符合1999年第111號文件的規定201636,屬於金融服務項下的金融商品轉讓服務稅目。

根據文件,金融商品轉讓是指轉讓部分外匯、證券、非商品期貨等金融商品所有權的經營活動。其他金融商品的轉讓包括基金、信托、理財產品等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和各類金融衍生品的轉讓。

對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金融商品交易的計稅方法是以賣價減去買價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金額。如果金融商品的轉移存在正負差額,則盈虧平衡後的余額視為銷售量。如果抵消後有正差額,我們就按規定繳納增值稅,把正差額除以1.06,再乘以6%,按照這個計算方法。如為負數,則轉入下壹納稅期,沖減下壹納稅期的金融商品銷售額。但是,年底的負結余不能結轉到下壹個財政年度。

金融商品進價可采用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但選擇後36個月內不得變更,金融商品轉讓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上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買賣股票、債券增值稅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其實和營業稅原來的計稅方法差不多,只是根據增值稅的原則做了壹些調整。

(2)股權投資基金的產出

營改增後,對於部分企業股權轉讓是否征收增值稅,實際上沒有明文規定。營業稅的時候,財稅2002 191號文件明確規定股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根據營改增政策的連續性和國家領導的指示,今後股權轉讓不再征收增值稅。

上述股權轉讓情況只是針對純股權轉讓,並未通過新三板這樣的交易平臺。目前新三板退出時股權基金轉讓後是否繳納增值稅,國家稅務總局沒有明確規定,各地政策也不壹樣。

通過新三板轉讓股權的,具有金融貨物的屬性,可以按照金融貨物轉讓的增值稅稅目征收增值稅。

(3)輸入

私募股權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區別不大。購買固定資產、購買的辦公樓、辦公用品、辦公用房、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會計或稅務和咨詢服務等都屬於投入範圍。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

4.契約型基金增值稅

契約型基金采用稅法上的納稅人征稅原則。由於契約型基金由多方通過基金合同組成,不被認定為納稅主體,所以按照現行政策,不繳納增值稅。但不包括管理者和投資者。

二。所得稅

1,公司基金所得稅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在壹般公司納稅是壹樣的,不贅述。

2、合夥基金所得稅

根據財稅號的規定。2008159,合夥企業以每個合夥人為壹個納稅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夥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合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應當先分後稅。

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夥企業向全體合夥人分配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如果分配了壹部分,當年留存的未分配部分也要申報相關所得稅。

具體計算方法請參考財稅200091和財稅200865。

第三,基金經理的稅務處理

基金經理可以是公司、合夥企業或個人。管理人的主營業務收入可能包括投資分紅和管理費。管理費按照壹般慣例是按募集金額的2%收取,也有壹部分是超額收益,壹般按超額的20%提取。此外,可能還有壹些咨詢收入。

1,所得稅

管理人為公司的,按照上述方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如果是合夥企業,則按照“先分配,後納稅”的原則,按照合夥企業每年進行收入結算,實際分配類似的利潤,或者沒有實際分配的,由合夥人直接納稅。

註:個人作為管理者獲得分紅如何納稅?

全國各地規定不統壹,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沒有明確規定。基本上,納稅有兩種方式。

壹種是按照20%繳納所得稅,分紅,或者投資收益。

二是按照生產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按照個體工商戶5%至35%的稅率征收。

2.增值稅

作為基金經理,主要收入是募集總額2%的管理費。對於公司和合夥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壹般納稅人為6%,小規模納稅人為3%。個人作為管理人,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的3%繳納增值稅。

咨詢收入小規模征收6%或3%的增值稅。

另壹塊重要的收入:收益分成,按照增值部分的20%提取。

這個增值稅怎麽處理?也有爭議。主要在於對這種收入的定性,是屬於投資性收入還是提供勞務取得的服務性收入。

對這種性質的不同認識,會導致不同的稅費。如果是投資收益,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只需要繳納所得稅。如果是類似服務和勞務的收入,除了繳納所得稅,還需要繳納增值稅。

這裏建議公司可以把收入的形式寫成投資收益的概念,而不是從賬務處理到合同簽訂的服務。

四、基金投資者的壹些稅收待遇

基金投資者包括壹些機構和個人。這裏面涉及的收入包括轉讓收入和持有期間的收入,涉及的稅種包括所得稅和增值稅。

對於公募基金,根據財稅20081號和增值稅改革201636號,基本可以確定其相關投資的部分收入免征增值稅和所得稅。但壹般稅務局可能會從自身審慎的角度考慮,私募基金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1,投資公司基金

個人所得稅按照股息紅利所得繳納。當然,這裏指的是分紅。如果轉讓公司股權,即按照股權轉讓繳納個人所得稅,由支付人代扣代繳。如果沒有扣繳義務人,稅率也是20%。

2、由合夥基金資助

如果是法人合夥人,按所得的25%繳納企業所得稅。

如果是個人合夥人,所獲得的分紅也要按照上述方法支付。

3.投資契約基金

沒有繳納所得稅的義務。

如果是個人投資者,私募基金取得的投資收益沒有扣繳義務人,個人所得稅由本人按照規定申報繳納。很多理財產品的合同裏都有規定,個人所得稅由個人申報,基金不負責代扣,這也是慣例。

動詞 (verb的縮寫)稅收激勵

對於私募來說,主要是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的稅收規定。

根據財稅第2015116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公告第815號的規定,屬於有限合夥的創業投資企業,以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其兩年法人合夥人可以按照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合夥人的應納稅所得額。

  • 上一篇:鼠標廣告語言
  • 下一篇:送葬是什麽成語?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