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主要投資於技術創新項目和技術初創企業,從最初的想法到概念體系的形成,再到產品的成型,最後走向市場。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咨詢服務,讓企業從研發階段就能充分發展壯大。創業型企業的發展存在著財務、市場、運營、技術等諸多不確定性,具有很大的風險。這種投資之所以能持久,是因為投資是盈利的,可以彌補其他項目的損失。
2.增長資本
成長型投資針對的是從初創期發展到成長期,業務項目從R&D階段過渡到營銷階段並產生壹定效益的企業。成長型企業的商業模式已經確定,仍然具有良好的增長潛力。通常需要2-3年,尋求4-6倍的回報。壹般投資有壹定規模的收益和正現金流,投資規模通常在500-2000萬美元,風險可控,收益可觀。成長型資本也是中國最大比例的私募股權投資。根據2008年的數據,成長資本占60%以上。
3.M&A首都
M&A資本主要關註目標企業的M&A。通過收購目標企業的股權,獲得目標企業的控制權,然後對其進行重組改造,提升企業價值。必要時可能會更換企業管理層,持有壹定時間後再出售。M&A資本的很大壹部分投資於相對成熟的企業,包括幫助新股東籌集資金收購壹家企業,幫助企業籌集資金擴大規模或幫助企業重組資本以提高經營靈活性。M&A資本涉及的資金規模很大,往往達到6543.8+0億美元左右,甚至更多。
4.夾層投資
夾層投資的對象主要是已經完成初始股權融資的企業。它是壹種具有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雙重性質的投資方式,其本質是壹種無擔保的長期債務,具有股權認購權。這種債權總是伴隨著相應的權證。投資者可以按照預先約定的價格購買被投資公司的股權,或者按照預先約定的期限或者觸發條件將債權轉為股權。夾層投資的風險和收益低於股權投資,高於優先債權。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夾層投資也是介於底層權益資本和最優先債務(優先債務)之間,因此被稱為“夾層”。與風險投資不同,夾層投資很少尋求控股,壹般不希望長期持有股權,更傾向於快速退出。當企業處於兩輪融資之間或上市前的最後沖刺階段時,夾層投資人往往會從天而降,給企業帶來最需要的現金,然後在企業進入新的發展期後壹走了之。這也是它被稱為“夾層”投資的另壹個原因。夾層投資運作模式風險比較小,所以尋求的收益率也較低,壹般在18% ~ 28%左右。
5.上市前投資
Pre-IPO投資主要投資於企業上市前階段,或近期擬上市的企業規模和利潤達到上市水平,其退出方式壹般為上市後從公開資本市場出售股份。壹般來說,Pre-IPO投資者主要包括投資銀行和戰略投資基金。(1)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有雙重身份——既是私募股權投資者,又是投資銀行家。作為投資銀行家,可以為企業IPO提供直接幫助;作為私募股權投資者,公司股票的價值被“背書”,有助於增強投資者在公開市場對公司股票的信心。因此,投資銀行投資基金的引入往往有助於公司股票的成功發行。(2)戰略投資基金致力於為企業提供管理、客戶、技術等資源,協助企業在上市前建立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或為企業提供專業的財務建議。Pre-IPO投資具有風險低、回收快的優勢,在企業股票受到投資者推崇的情況下,可以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
6.管道投資
PIPE是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的簡稱,是指私募股權投資於上市公司的股份,以壹定的折扣率購買上市公司的股份以擴大公司資本的壹種投資方式。管道投資可分為兩種形式:傳統管道和結構管道。傳統管道是以設定的價格向管道投資者發行優先股或普通股,而結構管道是發行可轉換為普通股或優先股的可轉換債券。相比二次發行等傳統融資方式,PIPE的融資成本和效率相對較高,且監管機構審核較少,不需要昂貴的路演費用,大大降低了獲得資本的成本和時間。PIPE更適合壹些快速成長為中型企業,不想應付傳統股權融資復雜程序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