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四川瀘州簡介。(高分)

四川瀘州簡介。(高分)

地理環境

瀘州是四川省下轄的壹個直轄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的川、渝、黔、滇四省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27° 39′—29° 20′,東經105° 08′41″—106° 28′,東西寬1.64km,南北長65438+。人口480萬,距離省會成都267公裏。東臨重慶、貴州,南接貴州、雲南,西接宜賓、自貢,北接重慶、內江。轄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盧希安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低南高。北部有河谷、中低山、平壩,是魚米之鄉。南部與雲貴高原相連,屬大婁山北麓,山低、河深、谷陡,森林和礦產資源豐富。海拔240-520米。?合江縣九層巖海拔203米,為最低點。敘永縣羅漢林羊子灣亮子主峰海拔1902米,最高點。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南方山區氣候可分為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具有山區立體氣候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mm,日照1200-1400小時,無霜期300-358。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具有春光、夏衍、秋果、冬秀的江南特色。?

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沱江、永寧河、赤水河、萊西河、龍溪河交織成網。我國長江航道1.33公裏,入流2420.8億立方米,出流2691億立方米。近30年來,長江最高洪水位為18.86米。

氣候

1.瀘州市氣候特征及其成因,氣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總的氣候特點是:全市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溫暖,夏熱冬不太冷。

其主要原因是:

地形影響:由於青藏高原、秦巴山區、雲貴高原的阻隔作用,全市形成了不同的小氣候帶。大氣環流的影響:主要受北部大陸幹冷季風和南大洋暖濕季風交替活動的影響。冬半年主要受俄羅斯西北部、蒙古至新疆東南部的大陸幹冷氣團控制。夏半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青藏高原高壓控制。

氣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冬春季節,受北高南低的幹冷氣團影響,冬春少雨,冬幹春旱接踵而至。春播期常受北方南下冷空氣入侵影響,出現寒潮或低溫陰雨天氣,導致爛種爛苗現象,影響水稻適時插秧。

初夏:青藏高原高壓活動頻繁時,經常是晴多雨少,造成夏旱,對種植的水稻生長不利。

盛夏:西太平洋高壓向西向北延伸,全市受西太平洋高壓脊西部控制,造成夏季幹旱高溫,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損失。當副熱帶高壓自東向南撤退時,我市容易出現暴雨、洪水、大風等惡劣天氣。

秋天:北方的冷空氣開始入侵南方。在雲貴高原控制下,冷暖氣團在四川南部上空交匯,造成低溫陰雨天氣,不利於秋收秋種,也不利於秋收作物有機質積累,影響產量和品質。

冬春季,強冷空氣影響我市時,天氣寒冷,遊客數量銳減。盛夏副熱帶高壓控制我市時,天氣悶熱,遊客相對減少。

二、平均溫度和溫差的特點

年平均氣溫17.5-18.0℃,年際變化16.8-18.6℃,年溫差1.8℃,以冷月(1月)最高。

年平均氣溫7℃左右,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5℃,年較差(最熱月平均氣溫與冷月平均氣溫之差)。

約為20.5℃,極端最高溫度可達40℃。

極端最低溫度可達-65438±0℃左右。7月和8月氣溫變化最小,冬季(12-2月)。

氣溫也變化不大。春天氣溫急劇上升,秋天迅速下降。

日較差(壹天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全年日較差在6℃左右,最大月份為8月,平均日較差在8℃以上。

65438+2月的最小月平均日較差在4℃左右。

三、日照時數、平均積溫

表1?各縣日照時數

縣(區)名納溪,江陽區?盧希安郡?合江谷林敘永

日照時數為1289.8 1210.7 1434.2 1348.9 1311.1.1194。

?表二?各縣平均積溫(≥10℃積溫)

縣(區)是盧希安縣、江陽區嗎?納西?合江?谷林?徐勇?

平均積溫為5789.4±5783.3±5616.8±5898±438+05627.4±5750.3℃

?四。降雨

?三號桌?每個縣的平均降雨量

縣(區)是盧希安縣、江陽區嗎?納西合江?谷林?敘永

平均降幅為1142.3 117.8 1182.0 1184.2 748.4 1167.0。

降雨量(毫米)?

?四號桌?最大降雨

縣(區)名盧希安江陽區納溪合江谷林敘永?

最大跌幅為1455.8 1464.5 1437.7 1529.0 1247.2 1499.0。

降雨量(毫米)

?5號桌?最小降雨量

縣(區)名:江陽區盧希安縣納溪合江?谷林敘永

至少778.0 664.2 789.4 867.3 554.5 947.0。

降雨量(毫米)

?表6降雨的季節分布

?什麽時候?段?春天?夏天?秋天?

降雨量(毫米)?(3-5月)(6-8月)(9月-165438+10月)

?236.4?535.0?282.6?

年百分比(%) 20.7?46.8 24.7?

?什麽時候?段?冬天?冬半年?夏半年

降雨量(mm)(65438+2-2月)(11-4月)(5-65438+10月)?

88.4?238.1?904.2?

年百分比(%) 7.7?20.8?79.2

五、霜凍期、降雪期

瀘州市無霜期300天以上,降雪少,部分年份全年無霜無雪,適合作物生長期較長。

六、季風、風向、風力

瀘州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瞬時風速≥ 17m/s,稱為災害性大風。2月大風概率較小,春秋季多為寒潮大風,風向偏北,風力大,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夏季為雷雨大風,由本次雷雨引起。

七、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根據(61-96)氣象資料分析,瀘州市農業生產面臨的最大威脅是7、8月份的高溫伏旱和5、6月份的晴伏旱,其次是3、5、9月份的低溫陰雨天氣以及洪澇、冰雹和大風。它們發生頻繁,危害範圍廣,後果嚴重。近年來,它們的強度變化很大,是瀘州市的主要氣象災害,也是制約瀘州市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6月5438+0和4-5月是季節交替的時期,冷暖空氣交替影響瀘州市。強對流天氣多,易出現大風、冰雹天氣,頻率達42%。此時,肖春的莊稼正在灌漿、成熟和收獲。因此,大風和冰雹對肖春農作物的危害最大。比如1989的瀘州“4.20”,1993的盧希安“4.24”,大家都記憶猶新,不僅給農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威脅。

2、5-6月是夏旱發生的時間(敘永除外),夏旱發生頻率在30%以上,谷林高達59%。此時水稻秧苗栽後不久就會枯萎死亡,1969的夏旱將持續60多天,嚴重影響我市大春的生產。

3-8月夏旱頻率超過42%,合江高達71%,對大春農作物危害最大,造成減產或絕收。1971年夏旱持續46天以上。

4.低溫陰雨天氣是農業生產的內傷,對農業生產危害最大,尤其是對早稻、再生稻和晚稻。5月低溫陰雨天氣出現頻率為47.5%,合江高達66.7%。9月份出現的頻率為65.5%。1994年9月出現低溫陰雨天氣,造成再生稻和晚稻大面積減產。

5.暴雨主要發生在6月至8月,發生頻率超過56%,造成洪水、滑坡和泥石流,沖走農作物和農田,給經濟建設帶來巨大損失。1968年7月2日,全市大部分地區降雨量達到170mm以上,其中市區達到239.0 mm。

生態環境

瀘州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屬準南亞熱帶氣候。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再加上肥沃的土地和肥沃的土壤,瀘州市才得以繁榮了六年,五谷豐登,山清水秀。被譽為“川南魚米之鄉”,是四川獨有的寶地。

轄區內有大小河流70余條,紅綠群山環繞。400多個大大小小的水庫,像壹顆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這片12242平方公裏的土地上。水域中生活著多種水生生物,其中不乏珍稀魚類。

該市地勢南高北低,平壩、淺丘、深丘、山地相間。山上有豐富的竹木資源,有地球上同緯度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林中有多種珍貴樹種和珍稀野生動物,被專家譽為地球上罕見的“亞熱帶闊葉林天然植物園”。勤勞的450萬瀘州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力植樹造林,基本恢復了被破壞的森林。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6.73%,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保護物種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為維護生態平衡做出了貢獻。其生態效益大大超過經濟效益。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古敘利亞的煤炭和硫鐵礦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國家已將古敘利亞的煤炭和硫鐵礦開發列入“九五”計劃和2010計劃,並將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但由於該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夏季暴雨強烈,河流溪流沖刷,加上人類活動的影響,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環境災害時有發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壹定影響。

綜上所述,瀘州市生態環境總的特點是:土地開發合理,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野生動植物得到保護,資源開發有計劃地進行,自然災害較為發育,自然保護區建設亟待加強。

自然保護區

壹、景點:全市共有景點15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2個,市級9個,縣級3個。它們分布在所轄的四縣三區,形成了各景點的獨特風格,可以概括為以下自然景觀。

1,山地景觀:瀘州市位於四川盆地底部向盆地邊緣山地的過渡地帶。該區由壹系列近東西走向的褶皺帶組成,灰巖大面積分布。在構造和流水的作用下,丘陵、低山、鐘山、喀斯特地貌交錯,壹些名峰名山成為山地景觀的傑出代表。風景如畫的鐘山,雄偉的玉蟾山,雄偉的方山,美麗的筆架山,懸崖聳立的紅巖山,奇巖怪石,似人,似獸,似筍,姿態萬千,猶如雕塑敘永天生橋的溶洞,構成了各種各樣的地下奇觀。

2.水景:瀘州市的水域主要由長江和沱江兩大水系以及眾多的天然和人工湖組成。它們的形、聲、色、光、影構成了獨特的自然風格,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由於瀘州南部山區山勢險峻,河流穿山而過,形成峽谷和瀑布,為那裏的自然風光增添了詩意。古藺縣黃荊鄉的八戒洞瀑布,山、林、水、洞壹應俱全,美輪美奐,幽雅奇特,美不勝收;郊區的龍馬潭、鳳凰湖、玉龍湖等水上景點湖光山色,群山倒映在湖面上,泛舟其間,猶如進入世外桃源。

3.氣候景觀:由於氣候的變化,日、月、星、雲、霧、雪與地理景觀的有機結合,產生了各種氣象奇觀。比如納溪的“房山雲海”,敘永的“晏丹霽雪”,江陽區的“白塔趙霞”,都是瀘州的景點。

4.生物景觀:珍貴的動物和稀有的植物構成了瀘州獨特的自然景觀,給人以美的享受。合江富寶和谷林荊條擁有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這裏有郁郁蔥蔥的森林,參天的老樹,成千上萬的藤蔓和藤蔓,遮天蔽日。林中有桫欏、珙桐、水杉、樟樹、閩楠、紅豆、銀杏等珍稀樹種。其中桫欏、水杉、禿杉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敘永紅巖山有前山銀杏等古老珍稀樹種,不僅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科研價值,還具有觀賞價值。森林裏有豹子、雲豹、野牛、熊、獐、瞪羚、飛狐等珍禽異獸。同時,豹子、雲豹和野牛是國家保護的壹類珍貴動物。在壹些低山區,自然植物和人工植被非常茂盛,市縣政府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宜人。

5.文物古跡:瀘州古城歷經2000多年的漫長歲月,留下了許多文物古跡和反帝反封建的英雄業績。玉蟾山莫言造像造型生動,報恩塔具有唐代建築特色。春秋宗祠充滿了清代雕刻藝術的精華。龍腦橋以其精美的石雕藝術、宏偉的造型和奇特的布局而聞名於世。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建於明朝萬歷年間,窖齡400多年,世界聞名。在納溪,蔡鍔將軍、朱德元帥率國防軍發動“護國討元”之戰,擊潰北洋軍“棉花坡古戰場”;在江陽區,有朱德紀念館;在谷林,有紅軍過赤水渡口,有長征時黨中央、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住所等。這些文物分別被列入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

2.森林公園:瀘州現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市級森林公園5個,總面積201.2萬畝。富寶是國家森林公園,房山、玉皇關是省級森林公園,玉蟾山、筆架山、火星山、紅龍湖是市級森林公園。除了後三家,都是景點。

三。擬建自然保護區:瀘州自然保護區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合江的富寶是國家森林公園,谷林的黃荊和孫子山正在申請省級自然保護區。

城市綠化建設

瀘州市不僅加強了原有中山公園的建設,還新建了龍馬潭公園、關山公園、九獅山旅遊區等景區。目前,江北公園建設正在進行中。同時,隨著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城市道路綠化工程也逐步完善。濱江路、文化廣場、江陽路等城市道路綠化設施建成,花木扶疏,成為城市人遊玩、住宿的好去處。1986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十年來,城市園林綠化面積達到698.6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2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1986的2.1平方米增加到1997的3.32平方米,瀘州市被評為全省園林綠化先進市。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綠化建設將繼續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全市將有15個公園,城市居民可在15分鐘內到達相應的綠化環境。城市綠地面積將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8.7%。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可達12.2平方米。

  • 上一篇:曙光協會會長王曙光簡介
  • 下一篇:綏中電廠攻略綏中電廠路線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