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交所,譚壹直面帶微笑。雖然銀禧科技在當天上市首日就敲鐘了,但他在創辦了壹家上市10多年的公司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譚從小就表現出同齡人少有的毅力。他從小就是優等生。小學期間,學校規定前三名免學費,家境貧寒的譚免費讀完了小學。譚6歲時,花了半年時間精心養了11只鵝,賺了100多元,比工程師父親壹個月的工資還多。“那是我人生中的第壹桶金。我給媽媽買了壹臺縫紉機。”
命運也眷顧了他。這個窮學生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和TCL的掌舵人李東生成了兄弟。譚順利考上公務員,在虎門鎮外經部門工作,被普遍認為是“肥差”。但他從工作中獲得的真正財富是別人的各種創業經歷。“我接觸了很多國外的老板,聽到了他們的創業故事,讓我自己也有了創業的想法。”
1997年8月8日,銀禧科技的前身東莞銀禧塑膠有限公司在東莞虎門新聯工業區成立,註冊資本280萬港元,由實業有限公司出資64.29%,東莞銀禧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35.71%,由譚出資數十萬元,其余由譚在港親屬出資(其中實業由
那壹年,譚26歲,已經持有銀禧商業50%的股份。當時,銀禧的商業經理之壹是四川自貢人周娟。從65438到0998,譚周二結婚,成就了壹場美好的婚姻。如今,夫妻倆共持有銀禧科技40%的股份,市值超過7.3億元(按照7月22日收到的報價計算),譚個人身價達到5.7645億元。
壹個小公務員冒險投身於壹個與自己專業和經歷相差千裏的高分子材料行業,讓外界給了譚壹個“膽商”的稱號。他對此並不認同,因為他認為“企業家都是膽大的商人”。譚宋彬將銀禧的成功歸功於誠實。“為什麽很多創業者失敗是因為誠信”。據說,在銀禧上市前,供應商向譚支付了數千萬元,“這些都是公司信譽的積累”。
2006年,東莞市科技局組織眾生藥業張紹日、星河生物葉雲壽、銀禧科技譚三位老總到江蘇江陰學習。在走訪了十幾家上市公司後,三位董事暗暗發誓要讓自己的公司上市。他的兩個好朋友,張少日和葉雲壽的公司,分別在5438+2009年2月和5438+065438+2000年10月登陸創業板。
在銀禧科技的股東名單中,還有幾位圈內好友,包括袁和“東關股神”姚。
譚宋彬說,“上市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他目前最大的壓力來自投資人。“他們買了我的股票,我要對他們負責。”
四十出頭的譚生活講究:每天送壹雙兒女上學,喝名茶名酒,愛打高爾夫,喜歡看財經報刊上的經濟著作。現就讀於長江商學院人文國學專業。
還有兩個標桿式的企業家是譚宋彬佩服的,分別是柳傳誌和史玉柱。“柳傳誌有報國情懷,願意和別人分享經驗。他對人的態度令人信服。史玉柱破產的時候悄悄還錢,他善意的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