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保理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措施有哪些?

保理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措施有哪些?

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保理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三章專門規範了保理融資業務的業務流程,對融資產品、客戶準入、合作機構準入、業務審查、專戶管理、融資比例和期限、信息披露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提出了對單筆保理融資的審慎管理要求,即在審核基礎交易的基礎上,按照流動資金貸款對賣方或買方進行授信全過程管理。同時要求銀行嚴格審查基礎交易的真實性,合理評估借款人或借款交易對手的風險,進行真實的風險評估。

保理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措施:

(壹)迅速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保理業務。

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保理業務,是促進國內保理業務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礎。國內保理業務不同於壹般的流動資金貸款,具有典型的跟單貿易和自償性特征,第壹還款來源明確。本質上是應收賬款轉讓業務,原則上不需要其他抵押、質押擔保。抵押、質押擔保只是增加了風險緩釋的措施和手段。因此,嚴把客戶準入關是風險防範的首要關口,貿易真實性審核和支付管理是風險控制的關鍵環節。

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保理業務的性質和特點,嚴禁運用壹般流動資金貸款開展保理業務。開展保理業務時,要嚴格按照客戶準入環節的規定對買賣雙方進行盡職調查,充分評估保理產品的適用性。不得通過增加抵質押擔保等方式放松保理業務的準入管理,重點控制貿易真實性審核、應收賬款轉讓和回收等關鍵環節,有效防範業務風險。

(2)精挑細選保理客戶,嚴控高風險區域客戶。

審慎開展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客戶保理業務。謹慎選擇交易客戶,嚴控鋼貿等敏感行業的保理業務。逐步減少鋼貿等敏感行業客戶的業務,謹慎選擇煤炭、有色金屬貿易等高市場風險客戶,謹慎選擇買賣雙方作為貿易客戶。堅決不介入盲目擴張、民間融資、訴訟、實際控制人存在道德風險的企業。

(3)加快調整隱性保理,嚴格執行審批規定。

謹慎對待隱性保理業務的增加,不斷提高非隱性保理貸款的替代率。要加強對現有隱性保理業務的排查,逐壹梳理,快速解決風險問題。重點做好貿易真實性的盡職調查,保留增值稅發票等單據原件,取得買方對賬戶變更通知的確認回執。當隱性保理業務出現支付異常時,最好立即轉為開放式保理。

(四)著力加強交易真實性審查和操作風險管理。

1.嚴格按照保理制度規定的流程辦理業務,強化合規意識,根據轄內市場特點和人員情況,規範和細化各個環節和節點的操作。重點加強對經辦行業務執行過程的監控,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及時糾正不合規操作,化解風險隱患。

2.加強貿易真實性的驗證。制定驗證貿易真實性的相關操作要點,明確經辦機構和客戶經理驗證貿易真實性的責任,細化保理管理崗審核要點,確保貿易背景真實合法、相關合同文件完整有效。密切關註以下兩個問題:壹是合同和發票的真實性。應收賬款轉讓前,應在稅務登記系統中查詢,並在發票日期壹個月後再次查詢,有效防止“發票先開後廢”的現象,同時註意加蓋公章,避免重復融資。利用稅務機關的相關制度,有效防範虛開增值稅發票帶來的信用風險,提高發票核查效率;二是避免貿易型企業虛構貿易、做假賬的問題。買賣雙方都是貿易企業就要謹慎。

3.加強藏品管理。對於間接還款,要建立自動預警系統,及時有效地防控風險。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托收管理細則,對經辦行和客戶經理的保理托收進行管理和考核,並指定專人定期監控所轄地區保理業務的托收情況。壹旦發現客戶間接催收,應立即采取相關措施(如提前收回貸款、增加有效擔保方式等。)來控制風險。

4.加強資金池保理管理。壹是系統中錄入的應收賬款到期日必須與應收賬款實際到期日嚴格壹致;二是池式保理業務發生溢額後,應要求客戶及時補充新的應收賬款或還清溢額;第三,合同到期後,不允許新的應收賬款轉讓。如果應收賬款在合同到期前轉讓,應在到期時進行應收賬款催收,並及時結算保理預付款。

(五)做好貸後管理,規範檔案管理。

1.根據國內保理業務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貸後管理,實時關註買賣雙方信息。深入了解買賣雙方的結算習慣和資金安排,持續跟蹤買賣雙方的生產經營情況,尤其是買方客戶的資信情況。

2.對交易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尤其是保理賬戶中的異常支付更加敏感,及時發現,及時防範,及時處理。

3.統壹管理標準和要求,規範檔案管理。確保檔案包裝整齊、內容清晰、內容完整、編號壹致,以便及時發現信息,做好相關風險的防範和應對工作。

(6)建立保理加盟團隊,加強業務培訓。

高素質的保理專業人才是保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根據* *相關文件要求,國內保理業務余額超過30億元的壹級分行應配備保理業務團隊,國內保理業務余額超過6543.8+0億元的二級機構應組建保理業務團隊,並建立完整獨立的前中後臺管理流程。

進壹步明確崗位職責,細化保理操作崗位和客戶經理崗位職責分離的相關規範,真正落實風險和內控管理要求。具體包括盡職調查與系統運營分離、貸後管理與客戶維護分離、保理商與客戶經理之間信息傳遞及時等。

  • 上一篇:蘇州速達戈薇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 下一篇:至尊租車的發展歷程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