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是否屬於詐騙,要看對方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存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行為,詐騙數額是否較大。如果符合這些條件,就構成欺詐,否則不構成欺詐。
壹、如何衡量詐騙罪?
1。“數額特別巨大”的量刑標準是十年以上。詐騙財物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詐騙財物價值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特別巨大。積極退賠贓物,賠償被害人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可以從輕處罰。70萬刑期應該不會少於12年。
3。單純自首不退贓物的,可能判十年以上。積極退贓,可酌情從輕處罰。
二、欺詐賠償怎麽賠償?
1。壹般來說,詐騙罪不能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獲得賠償。壹般情況下,被害人只能就犯罪分子侵犯人身權利所遭受的物質損失或者犯罪分子所遭受的物質損失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侵犯財產權的犯罪,如欺詐,壹般可以通過刑事訴訟直接調查。
2。合同欺詐侵權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是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對於返還財產,被害人可以主張並以有利於被害人的原則決定是否返還,以達到減少被害人“財產損失和浪費”的目的。
3。受害人規避預期的決策錯誤因欺詐而不利,或者因欺詐的決策錯誤而不能實現或者不能完全實現預期利益的,應當賠償損失。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得到適當賠償。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消費者有權選擇自己的商品或服務。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品種,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壹種商品或者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壹種服務。消費者在選擇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