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的法律風險和防範措施是怎樣的 壹、專利申請策略不當帶來的法律風險 若申請專利的策略不當,將可能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例如,本應通過商業秘密保護的技術,卻不當地進行了專利申請。對於發明創造的保護有兩種途徑,壹種是申請專利;另壹種是作為商業秘密進行保護。某項發明創造如果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業要求,而企業去申請專利,則存在如下法律風險:由於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業要求,專利申請將被駁回。該技術持有人只能依據商業秘密制度進行保護。但根據專利法的規定,申請專利需將有關材料公開並公布。這意味著競爭對手可通過公開合法的渠道獲得公司的技術開發情況。因此,該技術不僅無法獲得專利,還由於技術資料已經公開而無法獲得作為商業秘密形式的保護。 有些發明創造雖然符合專利法的要求,申請後能獲得專利權。但是由於專利保護具有期限性,壹旦期限截至,專利權人也喪失專用權。所以,如果某項發明創造,權利人預計競爭對手無法在短期內研發獲得,企業就不如采用商業秘密的方式進行保護。 二、專利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撰寫不當帶來的法律風險 《專利說明書》是指經過專利性審查、授予專利權的專利說明書。專利說明書確定了專利保護範圍。專利說明書描述不同,法律確認的保護範圍就不同。《權利要求書》是專利申請文件最重要的文件之壹,是確定國家對某項發明創造劃定保護範圍的文件。 《專利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的重要性如此顯著,撰寫這些法律文書就應特別謹慎、字斟句酌。否則,由於撰寫不當帶來的法律風險可能使企業的發明創造無法獲得適當的法律保護,壹般後果是導致法律對該項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變窄。 三、專利侵權法律風險 權利人獲得專利權後,最大的法律風險就是專利侵權。壹方面,專利權人有遭到他人侵權的可能;另壹方面,也有企業侵犯其他人的專利權利的可能。 企業獲得專利權之後,應在該專業領域內進行侵權產品或者侵權行為的跟蹤,及時發現被侵權的事實,保留相關證據以便及時制止侵權、索賠;企業在實施某項產品生產、投放市場前,應檢索有關專利文獻,了解自己的產品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專利。 有問題需要溝通解決,要是對於其中內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進壹步了解,建議您及時尋求在線律師的的幫助。
上一篇:周廣生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下一篇:專利方案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