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王學術論文

王學術論文

(按時間順序,標有*的為代表作品)

1同時測定動植物樣品中的微量元素。ICAP。環境化學,1987,6 (4): 48-52。惠景洲、王、王、馬、傅春久。

2.麥飯石吸附特性及機理探討。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8,18 (4): 423-430。王,馬,王,王惠芬。

3.保持ICAP儀器測試條件長期穩定的研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89,19(1):105-108。馬、王、惠景洲、傅春久。

4.元素地球化學-數理統計在松南南部陸相盆地分析中的應用。Acta沈積學,1991,9 (3): 31-39。王、劉兆軍、劉萬柱、杜小弟。

5.*松遼盆地白堊系測井-沈積相類型和特征。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22 (2): 169-179。王、杜曉迪、

6.松遼盆地白堊紀黑色頁巖沈積與湖泊缺氧。見:長春地質學院四十周年科研論文集(基礎地質)。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第265-268頁。王,人。

7.礦物的陰極發光及其在沈積學研究中的應用。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22(特刊):164-167。王、杜小弟、紀桂霞

8.沈積速率的定量計算。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2,22 (1): 67-70。杜小弟、王

9.冰筏沈積與古氣候古地理。巖相古地理,1992,(4): 35-39。杜小弟,王。

10.松遼盆地白堊紀的熱演化和構造演化。非海洋沈積物中的碳氫化合物國際研討會。中國蘭州,1992,p.13-14。王,杜小弟。

11.松遼盆地白堊紀沈積特征。地質學報,1992,66 (2): 327-338。劉兆軍、汪東坡、劉力、劉萬柱、王普贊、杜小迪、楊光。

12.冀東馬蘭峪地區韌性剪切帶變質作用與應時蠕變的關系。地質科學,1992,(4): 325-333。、王、、。

13.*盆地演化的計算機模擬:回顧、應用和展望。巖相古地理,1993,13 (4): 46-55。王,杜小弟,。

14.沈積盆地分析的定量數學模擬:原理與方法。Xi石油學院學報,1993,8 (3): 14-19。王普贊、杜小弟

15.松遼盆地白堊系沈積特征。中國地質學報,1993,6(2): 167-180。劉兆軍、、劉力、劉萬柱、王、杜曉迪、。

16.沈積盆地熱史的研究方法。世界地質,1994,13(3):114-119。王,劉萬柱,。

17.非海相沈積序列同位素年齡的直接測定及盆地分析中的同位素年代學方法研究。世界地質,1994,13(3):124-130。王、、。

18.松遼盆地白堊紀年代地層及地層劃分對比研究。地質學報,1995,69 (4): 372-381。王普贊,杜小弟,王駿,汪東坡。

19.松遼盆地白堊系泉頭組蒸發巖的成因及古環境意義研究。沈積學報,1995,13(增刊):53-62。王,任,。

20.巖屑全化學成分統計法在松遼盆地白堊系分析中的應用。巖相古地理,1995,15(2):114-121。王,人。

21.油田地下地質及沈積微相研究軟件系統。巖相古地理,1995,15(2):137-143。許開智、王

22.*松遼盆地白堊紀湖侵沈積序列和湖海溝通事件的地球化學記錄。巖相古地理,1995,15 (4): 14-20。王,杜小弟,。

23.露頭剖面層序地層學研究方法探討--以柯坪縣銀安村誌留系剖面為例。巖相古地理,1995,15 (5): 29-32。劉萬柱,杜小弟,王。

24.生物(細菌)對微量金屬元素的吸收固定及其機理的模擬實驗。世界地質,1995,14 (2): 59-62。王,孫立偉,常平,。

25.塔裏木盆地的原型與演化。參見:王、主編:《沈積學與巖相古地理新進展》。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5。杜小弟,王,匡立春,。

26.松遼盆地白堊紀的年代地層和地層劃分。中國地質學報,1996,9(2): 207-217。王,杜小弟,王軍,。

27.中國東北白堊紀松遼近岸陸相盆地的全球對比。長春地球科學大學學報,1996,(特刊):117-123。王,劉萬柱,。

28.油頁巖中生物和有機質與金屬元素富集的關系及機理探討。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6,26 (1): 47-53。王,,常平,李紅。

29.*松遼盆地白堊系青山口組黑色頁巖的形成環境和海水入侵的底流模式。巖相古地理,1996,16 (1): 34-43。王、、杜小弟。

30.塔裏木盆地震旦系泥盆系層序地層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參見:張延清主編《石油科技進展》。北京:石油大學出版社。P.160-163。杜小弟、王、張殿發。

31.陸相層序地層學進展。參見:程主編《當代地質科學技術進展》。武漢:地質大學出版社,1996 . p . 191-197。劉兆軍,程日輝,王。

32.峨口鐵礦硫化物特征及成因研究。世界地質,1996,15 (3): 37-40。徐勇,喬寶,王偉,王普偉。

33.中國白堊紀松遼盆地湖-海連接事件。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中國北京,8月4-14,1996,摘要第2卷,共3卷,第26頁。王,,杜曉迪,。

34.*與火山有關的沈積盆地和石油及天然氣;氣藏。中國東北。第四屆韓中東北亞地殼演化聯合地質研討會論文集。張巴,昌都。(編輯)。香港大學出版社:陳春,1997,p.109-115。王、王宏斌、宋衛海。

35.*油頁巖物相分析方法及其在生物礦化研究中的應用。1997.石油實驗地質學,19 (4): 382-387。王,常平,李紅,。

36.嫩江組黑色頁巖-白雲質結核-生物灰巖夾層的成因及海水入侵的層流模型。第五屆全國沈積學和巖相古地理研討會會議錄。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7.23-27。王,姚潔,齊正魁。

37.*班公湖-怒江北部帶的構造-沈積特征。1997.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增刊二):21-26。王,施耐德,馬特恩。

38.塔裏木盆地震旦紀-泥盆紀古海平面的重建及形成機制。1997.沈積學報,15 (3): 14-17。杜小弟,王,匡立春,。

39.下遼河坳陷新生代火山巖儲層與油氣。1997.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增刊二):49-53。南池子、王普贊、陳紅、王淑雪、曲永寶。

40.中國東部中、新生代火山碎屑凝灰巖儲層評述。1997.世界地質,16 (3): 34-41。、王、、陳紅、白敬哲。

41.松遼盆地嫩江組白雲巖結核的成因及其環境意義。5438+0997.巖相古地理,17 (1): 22-27。劉萬柱,王,。

42.松遼盆地東部火山事件的地質意義。1997.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2 (1): 57-61。程日輝,劉兆軍,王普贊。

43.松遼盆地西部英臺湖扇三角洲層序有機質成熟度參數。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998,27(增刊二):101-119。、利特克、和王。

44.*大陸走滑裂谷及其地層特征:應用於班公湖/怒江帶(西藏)和南奔尼克帶(阿爾卑斯山)。Geol Rundschau,87: 206-225.F. Mattern,W. Schneider,P. Wang(王普贊),C. Li。(期刊SCI影響因子=2.357)。

45.遼河盆地火山事件研究--營城組火山特征。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專輯):50-54。王,王淑學,曲永寶,任。

46.遼北盆地上侏羅統與下白堊統地層對比及其構造意義。1999.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特刊):8-12。山、王、、任、萬傳彪。

47.遼河油田外圍錢家店凹陷烴源巖特征及油源對比。1999.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特刊):72-78。孫,王,宋維海。

48.松遼盆地(北)T3反射層研究的基本成果。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相冊):114-120。、王、、山。

49.錢家店凹陷反轉構造與油氣。1999.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相冊):69-71。、孫、王普贊。

50.松遼盆地白堊系泉頭組沈積特征及層序地層。1999.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特刊):55-61。劉萬柱,王淑學,曲永寶,王普贊。

51.興山斷陷和朝陽溝背斜帶重磁場震源機制研究及深部油氣預測。1999.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相冊):93-100。焦新華,吳艷剛,劉,王。

52.松遼盆地及周邊地區侏羅紀-下白堊統生物地層及地層對比。1999.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特刊):62-68。宋維海,萬傳彪,卞,單,王普贊。

53.中國東部和朝鮮半島中生代火山巖及其地質意義。載於:第六屆中韓東北亞地殼演化聯合研討會。李秉珠、李承鉉、金正燦和李韓陽)。韓國大田,10月,11-16,1999。第6-8頁。山、劉萬柱、王、、卞、劉勇。

54.中國松遼盆地與韓國慶尚盆地早期充填模式對比。載於:第六屆中韓東北亞地殼演化聯合研討會。李秉珠、李承鉉、金正燦和李韓陽)。韓國大田,10月,11-16,1999。第25-30頁。劉萬柱,山,王,卞,劉勇。

55.*松遼盆地火山巖的鍶、釹、鉛和氧同位素:技術背景的制約。(摘要)。歐洲礦物學雜誌,2000 (12): 228。王普軍,Satir M .,Siebel W .和Chen F .(該出版物的SCI影響因子=1.099)。

56.*燕山運動與松遼盆地演化的關系。(摘要)。歐洲礦物學雜誌,2000 (12): 229。王普軍、孫曉萌和Mattern F .(該出版物的SCI影響因子=1.099)。

57.中國東部主要盆地地區中、新生代火山巖旋回及相模式。2000.長春理工大學學報,30(特刊):14-17。山、王、許、、宋維海。

58.松遼盆地徐家圍子斷陷深層地層特征及構造演化。2000.長春理工大學學報,30(特刊):38-41。卞、王、單、萬傳彪。

59.松遼盆地深層啞地層研究ⅱ:磁性地層,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1,31(專輯四):25-31,王,楊惠新,山,年敬波,萬傳標,任。

60.松遼盆地深層啞地層研究ⅰ:層序地層學。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1,31(圖冊四):19-24。劉萬柱,任,王,山,年敬波,楊惠新,萬傳彪。

61.陸相盆地沈積相垂直層序組合類型及其在巖相古地理填圖中的意義。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1,31(圖冊四):27-39。程日輝,王,唐華鳳,遊海濤。

62.流體包裹體pH值和Eh值的估算。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1,31(圖冊四):124-125。遊海濤,程日輝,王普贊。

63.*火山作用、古地磁和石油及天然氣;松遼盆地侏羅紀-白堊紀天然氣,中國東北,第八屆中朝東北亞地殼演化聯合地質研討會,韓國江原,2006年6月5438+0,第13-18頁。王、單、劉萬柱、邊、楊惠新、任。

64.*火山巖盆地充填物的層序結構——以松遼盆地斷陷為例。2001.妳好。喬斯奇。東北亞洲,4(2):116-119。陳日輝、劉萬柱、山、王、、曲永寶。

65.松遼盆地火山巖^ 40Ar /^ 39Ar和K/Ar定年:地層學和盆地動力學的制約。2002.國際地球科學雜誌,91:331-340。、王、萬、舒和魏(本出版物的SCI影響因子=2.357)。

66.松遼盆地周邊白堊紀火山序列:火山作用與沈積作用的關系。地質學報,2002年6月37日(2): 97-115。、王、楊匡仁、徐昂龍山、、孫、卷彪萬、魏華邊(本刊SCI影響因子=1.476)。

67.*陸表海層序中記錄的海侵事件:中國東北白堊紀松遼盆地與德國西南部三疊紀中歐盆地的對比。傑.喬斯奇。東北亞研究,2002年,5(1): 35-42。王、劉萬柱、尹旭英、施耐德沃納、馬特恩弗蘭克。

68.*陸相盆地海侵層序特征:中歐盆地三疊系與松遼盆地白堊系對比研究。礦物巖石,2002,22 (2): 47-53。王普贊,施耐德·沃納,馬特恩·弗蘭克,卞·。(EI檢索)。

69.松遼盆地火山巖儲層特征。載於:《第二屆東北亞地學國際研討會和第九屆中韓東北亞地殼演化地質學聯合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7月31日至8月4日,中國長春。p44-50。王、單、程日輝、邱春光、。

70.中國東北松遼盆地內部和周圍的火山巖:對盆地動力學的制約。IGCP-420顯生宙的大陸生長:來自中亞的證據。2002年8月5-14日,中國長春。p 105-111。王、薩提亞·穆哈雷姆、陳福坤、西貝·沃爾夫岡、。

71.松遼盆地的海侵事件,第七屆全國古地理與沈積學會議論文集,2002年8月,甘肅省敦煌市。王普贊,劉萬柱,施耐德沃納,馬特恩弗蘭克。

72.中國東部及鄰區大盆地復雜地質-地球物理尺度分析。地球物理學進展,2002,17 (2): 317-323。、張梅生、王、、、焦新華、單、孟令順。

73.松遼盆地火山巖相與火山巖儲層的關系。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1): 18-23。王普贊、、劉萬柱、山、程日輝、、、。

74.松遼盆地北部深層火山巖儲層特征。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1): 28-31。劉萬柱、王、門廣田、邊、尹秀珍、。

75.松遼盆地中生代火山巖儲層特征。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1): 12-17。宋維海、王普贊、張興洲、孟啟安、山、程日輝。

76.徐家圍子斷陷火山巖的賦存規律及其意義。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1): 24-27。程日輝、劉萬柱、王、山、、曲永寶。

77.火山灰沈積在松遼盆地啞地層對比中的應用。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第五輯):109-118。王、遲元林、任、山、萬傳彪

78.松遼盆地徐家圍子斷陷深層天然氣成藏地質條件分析。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特刊五):145-149。劉萬柱,王,曲永寶,梁江平。

79.松遼盆地北部徐家圍子斷陷深層火山巖巖性、巖相與儲層性質的關系。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第五輯):136-140。李士凱、劉婉珠、陳淑敏、王普贊。

80.火山同位素測年樣品制備方法的研究。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第五輯):128-131。李詮林,王普贊,邱春光。

81.姬塬凹陷中生界烴源巖埋藏史和生烴史分析。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第五輯):141-144。、王、、程日輝。

82.松遼盆地徐家圍子斷陷火山巖巖相和亞相的測井識別。吉林大學學報(地學版),2003,33(第五輯):123-127。邱春光、王、門廣田、劉萬柱。

83.構造活動和火山作用對幹酪根生烴和轉化的影響。地質科技信息,2003,22 (1): 83-87。程日輝,王普贊,劉萬柱,單。

84.構造斷層臺階對沈積的控制:來自地震、測井和露頭的實例。沈積學報,2003,21 (2): 255-259。程日輝,王普贊,劉萬柱。

85.徐家圍子斷階帶對火山巖和沈積相的控制。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3,24 (2): 126-135。程日輝,王,,劉萬柱,山。

86.西藏班公湖-怒江縫合帶白堊紀沈積特征及其構造意義。世界地質,2003,22(2):105-118。王、馬特恩·弗蘭克、施耐德·沃納、劉萬柱、田文權、。

87.西藏班公湖-怒江縫合帶東部白堊紀:構造沈積。東北亞地學研究學報,2003,16(1): 34-40。王、馬特恩·弗蘭克、施耐德·沃納、劉萬柱、李士凱、。

88.松遼盆地火山巖相:類型、特征及儲層意義。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 (4): 317-325。王、池元林、劉萬柱、程日輝、山、任。

89.中國東部中部地區第三紀構造-火山事件及其對油氣盆地的控制。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3,33 (4): 479-484。宋維海,張興洲,王。

90.西藏班公湖-怒江帶東部的構造和沈積盆地演化:壹個旋回。國際地球科學雜誌,2003,92: 228-254。施耐德沃納,馬特恩弗蘭克,王,。(SCI影響因子=2.357)

91.松遼盆地火山巖儲層中的非生物成因天然氣。載於:第10屆韓中東北亞地殼演化聯合地質研討會。張博安和大京昌)。2003年11月18-21,江原國立大學出版社,第27-32頁。王、侯、王克勇、、劉萬柱、

92.儲層火山巖:地質和地球化學,中國東北中生代非海相松遼盆地,2003。傑.喬斯奇。東北亞洲,16(2):129-137。王,,弗蘭克·馬特恩。

93.鄂霍次克縫合帶對松遼盆地的影響:來自火山巖的證據,2003年。載於:第五屆中國、俄羅斯和蒙古毗連區地質成礦對比國際研討會會議錄。2003,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第9-17頁。蒲軍·王,弗蘭克·馬特恩,。

94.新疆塔裏木盆地沈積相及演化。載於:孫、莫斯布魯格、阿什拉夫、孫永偉(編):中國新疆古生物、地質演化與環境變化中德合作研討會論文集。烏魯木齊,2004年4月25日至30日。吉林大學出版社,p.61-64。王、張艷、程日輝、、馬特恩·弗蘭克、杜曉迪。

95.關於塔裏木盆地構造演化的幾個關鍵問題?載於:孫、莫斯布魯格、阿什拉夫、孫永偉(編):中國新疆古生物、地質演化與環境變化中德合作研討會論文集。烏魯木齊,2004年4月25日至30日。吉林大學出版社,第79-84頁。、王、、馬特恩、郝福江、郭振華。

96.松遼盆地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構造演化:來自火山巖和古緯度的新證據。見:王慶洪,張勇,孫偉(編):第11屆中韓東北亞地殼演化聯合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7月25日至30日,中國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第20-24頁。王、、朱德峰、程日輝、。

97.塔裏木盆地塔中地區奧陶系潛山地質地球物理特征及控制因素。世界地質,2004,23 (2): 138-162。、王(通訊員)、田娜新、、唐華鳳、田文權。

98.下揚子區三疊紀最大海侵與揚子板塊和華北板塊碰撞的關系。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04,24 (2): 55-59。程日輝,王普贊,劉萬柱,唐華峰,孔慶英,宋維海。

99.下揚子區三疊紀層序地層模式對揚子板塊和華北板塊碰撞的響應。大地構造與礦物學,2004,28(2):134-141。程日輝、王、劉萬柱、唐華鳳、、孔慶英、宋維海。

100.松遼盆地斷陷期層序地層特征及含油氣性--以徐家圍子斷陷為例。參見:陸相盆地高精度層序地層學——隱蔽油氣藏勘探基礎、方法與實踐。蔡希元,鄭和榮,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年7月,王普贊,,程日輝,。

101.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直接測定黃銅礦中的多元素。王,常平,王普贊,侯,巖礦測試,2004,23 (3): 228-230 .

102.裂谷盆地構造控地貌沈積體系演化及其問題研究。余秀英,程日輝,王普贊。世界地質,2004,23 (2): 123-127。

103.松遼盆地富甲烷流體包裹體及其容礦火山巖。傑.喬斯奇。東北亞研究,2004,7(2):王普軍,HOU其軍,程日輝李詮林,郭振華,黃玉龍。

104.松遼盆地斷陷期超層序界面地質屬性特征及其石油地質意義。孟啟安、王普贊(通訊員)、程日輝。地質評論,2005,51 (1): 46-54。

105.新疆東天山哈密五堡地區中奧陶統大柳溝組火山巖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特征。田文泉、王、、李松齡、、劉欣。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35 (3): 297-307。

106.新疆塔裏木盆地塔中地區奧陶系潛山油氣藏成藏條件。世界地質,2005,24 (2): 138-162。杜、田南鑫、王、、程清福。

  • 上一篇:有哪些口碑不錯的投資公司?
  • 下一篇:為什麽很多企業管理都是零敲碎打?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