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金融危機導致歐洲光伏發電項目融資困難,全球光伏產品需求暫時疲軟,迫使組件供應商大幅降價。下遊市場的降溫刺破了多晶矽現貨市場的泡沫,進壹步降低了下遊廠商的成本,增強了對低價的承受力。由於需求疲軟和經濟危機,光伏系統的其他配件價格也有所下降。光伏發電項目的成本降低幅度超過了德國政府對上網電價的降低幅度,這使得其對於光伏發電項目的準備仍有較好的利潤空間。2009年下半年,德國光伏發電項目經濟仍在好轉,使得市場需求大幅反彈,這是德國政府始料不及的。
機不可失。在這種情況下,王毅然辭去保利協鑫的工作,回到德國創業。2009年下半年,王創辦拜耳能源集團。自成立以來,王始終主導著“創新第壹”的經營理念。從公司成立之初的新能源光伏項目開發,到2010成立光伏貿易,再到2065 438+065 438+00光伏行業進入後能源時代的寒冬,公司果斷轉型,尋求新思路,參與“光熱”新概念的投資開發,再到2012成為第壹批去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
經過短短兩年多的發展,BaySolar AG已經從單壹的光伏領域下遊項目發展成為業務範圍橫跨光伏、光熱、風能、儲能、小水電、海水淡化等六大領域的歐洲知名光伏企業,分支機構遍布美國、意大利、斯洛伐克、捷克、羅馬尼亞、中國、北京、上海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