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我們小學生要舉行壹場辯論賽,題目是:正面:用塑料袋好不好;反方:用塑料袋不好。我是肯定的,

我們小學生要舉行壹場辯論賽,題目是:正面:用塑料袋好不好;反方:用塑料袋不好。我是肯定的,

商家LOGO可以印在塑料袋上進行宣傳推廣;

塑料袋能讓使用它的人得到最大的便利;

塑料袋的廣泛使用比其他同類產品更便宜,更實惠;

塑料袋因為重量輕,很多人都可以用;

新的“可降解”類型的塑料袋可以使它更加環保;

塑料袋的色彩藝術家也可以把它做成藝術品;

-

塑料作為20世紀的偉大發明之壹,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由其制成的塑料袋更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塑料袋的好處顯而易見。如今,塑料袋因為使用方便,已經悄然進入大學食堂。以往大家拿著飯盒排隊買飯的場景已經“消失”了,站在學校食堂門口。我看到的是這樣的場景:進去的人兩手空空,出來的時候卻是滿滿的塑料袋,裏面什麽都有:米飯,炒菜,稀飯饅頭,砂鍋面等等。可以說,除了賣米的不能用塑料袋帶回宿舍,什麽都可以帶回去。

經過我們的初步了解,這種現象在Xi的很多高校都存在。塑料袋在高校被頻繁使用,大量被丟棄。如果壹個學校有10000人,每人每天用壹個塑料袋,那麽這個學校每天要扔掉10000個,堆起來大概有3米高;以Xi安39所高校計算,每天將有39萬所高校被扔掉,約為117m高。這些數字仍然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在我們調查組的實際調查中,發現Xi高校食堂使用塑料袋的數量遠不止這些。陜西省乃至全國的高校情況如何?這個數字壹定很大。正是出於保護環境的責任,我們的調查小組對Xi部分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

通過這次調查采訪,希望調查組全體成員分析的數據能給妳壹個啟發,壹個激勵——請使用消毒餐具或自帶餐具,遠離食堂塑料袋,為減少“白色汙染”盡壹份力,熱愛我們的家鄉!

調查情況

1.1調查範圍

調查的10所高等院校分別是:西北大學、xi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陜西師範大學、Xi外國語大學、Xi理工大學、Xi尤氏大學、Xi工程技術學院、Xi體育學院。

1.2調查時間

2005年3月

1.3調查手段

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向上述高校的學生發放問卷。* * *共發出問卷450份,實際有效359份。其中,在第壹部分的調查中,由於Xi交通大學和Xi理工大學的食堂沒有使用用餐塑料袋,實際有效份數為306份。

被調查高校的學生認真填寫,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和解決方案。同時,調查人員還以西北大學為重點,走訪了西北大學食堂管理中心、新園食堂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以及西北大學第壹食堂的個別窗口的師傅,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調查人員的調查提供了更加詳實的數據,所以這些問卷的可信度非常高,數據的準確性非常可靠。

2調查結果和分析

2.1 Xi部分高校食堂塑料袋使用現狀

在調查的8所有效大學中,西北大學45.8%的學生每天至少使用1 ~ 3個塑料袋,37.5%的學生每天至少使用4 ~ 6個塑料袋,15.3%的學生每天使用6個以上塑料袋,在所有被調查大學中占比最高。Xi安外國語大學48.6%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45.7%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4 ~ 6次;西北工業大學66.7%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Xi安工程技術學院82%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Xi安尤氏大學82.4%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82.6%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Xi體育學院88.9%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陜西師範大學95.8%的學生平均每天至少使用1 ~ 3。

-

可見,高校裏肆無忌憚地使用塑料袋,並不是“胡說八道”。其中,西北大學和Xi外國語大學的食堂使用塑料袋最嚴重,而Xi交通大學的學生在食堂使用餐具或自帶餐具。Xi理工大學使用可降解塑料飯盒代替塑料袋,這兩所大學在這方面為其他大學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2.2現象分析

大學食堂大量使用塑料袋的原因是什麽?我們的調查小組進行了嚴格的數據分析和整理。

在使用塑料袋的8所大學的306份有效問卷中,69.3%的學生認為用塑料袋裝飯很方便,下課後可以直接買飯吃。也有住在高樓層的同學覺得拿餐具回宿舍太麻煩,直接用塑料袋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有11.8%的同學因為懶得洗碗而用塑料袋;10.1%因為其他人用,覺得應該是安全幹凈的,所以可以放心使用。詳見圖1。

圖1學生使用塑料袋原因比例圖

從圖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塑料袋確實大大方便了學生的生活;但相信只要同學們平時勤快,使用食堂消毒過的餐具或者自帶餐具,食堂的塑料袋是可以大大減少甚至不用的,從而緩解壹些塑料制品對環境的壓力。

對於高校食堂使用塑料袋現象嚴重,我們調查組做了壹個假設,即假設學校強制使用塑料袋,學生們會有怎樣的反應?通過數據分析總結發現,7.5%的人覺得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37.6%的人覺得有點不方便;22.2%的人認為無所謂;30.1%的人贊成學校這麽做,有利於環保;2.6%選擇了其他。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塑料袋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了壹定的地位。好在30.1%的同學還是願意放棄這種便利,加入環保的行列。

在八所使用塑料袋的學校,我們總結並分析了學生們的反應,尤其是在西北大學。其中,9.7%的學生覺得極不方便,18.1%的學生覺得有點不方便,22.2%的學生覺得無所謂,50%的學生覺得此舉很好。可以看出,西北大學有壹半的學生贊成這壹舉措,因為食堂沒有使用塑料袋。

另外,我們調查組還設置了這樣壹個調查題目:如果妳走在學校食堂,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帶著4-6個塑料袋裝飯菜,妳有什麽感受?52.7%的同學選擇“無所謂”,32.8%選擇“反感”,14.6%選擇“其他”。壹半以上的學生選擇”。這也正是因為塑料袋在高校的普及率很高,難免讓人覺得進出食堂的學生用塑料袋裝飯很正常。顯然,我們應該從環保宣傳教育開始,以徹底減少食堂塑料袋,減少“白色汙染”。

圖2 Xi大學生對“學校強制禁用塑料袋”要求的反應圖

2.3大學生對白色汙染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環保觀念已經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尤其是高達52.7%的大學生對食堂如此嚴重使用塑料袋的現象無動於衷,引起了我們調查組的深刻思考,並進壹步在大學生中展開了“白色汙染”知識的調查。

在這裏,首先,什麽是“白色汙染”?這要從塑料說起,塑料是壹種高分子材料。石油可制乙烯、丙烯、丁二烯、氯乙烯、苯乙烯等,小分子物質在壹定條件下聚合可制得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壹系列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我們經常使用的塑料袋就是由上述高分子材料吹塑而成的。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塑料進入了廣泛的實用階段。由於其諸多優點、原料易得、價格低廉、加工方便、質地輕盈等特點,壹問世就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並立即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和建築材料,所以它被稱為塑料。

壹次性塑料制品(包括泡沫塑料餐盒、塑料餐具、塑料包裝材料和薄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農用地膜等。)由於缺乏有效的回收利用價值而被丟棄在環境中,不僅破壞了景觀,還造成了“視覺汙染”。而且由於其在自然界中難以降解,也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直接和間接的破壞。

通過調查,54.6%的學生大概知道“白色汙染”的知識;27.9%的學生知道“白色汙染”的知識;16.7%的同學不太了解,也就是剛剛知道;0.8%的同學對此壹無所知,詳細比例如圖3所示。

關於食堂使用塑料袋是否會造成汙染,64.3%的同學認為會造成汙染;27.9%的學生認為會造成汙染,但不嚴重;7.2%的學生認為不會造成汙染。

有51.0%的同學對塑料垃圾的處理壹無所知。略知壹二的有39.8%;只有9.2%的學生知道。

圖4 Xi大學生對白色汙染知識的了解情況。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還是有相當壹部分大學生不了解關於“白色汙染”的知識。更有甚者,他們認為塑料袋不會汙染環境,可見問題嚴重。因此,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刻不容緩!

三所高校調查大學生的幾點建議

可見大學食堂使用塑料袋的現象非常嚴重。經調查得知,這些塑料袋幾乎全部被運到Xi安蔣村溝的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填埋場會慢慢降解塑料袋本身。在這個過程中,塑料袋中分解的氯氣、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會給我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在我們的問卷調查中,也收集了很多關於餐飲如何避免使用塑料袋的合理建議,總結如下:

(1)學校明令禁止餐飲使用塑料袋,杜絕壹切可能的來源;

(2)學校應宣傳“白色汙染”,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3)擴建食堂,增加就餐座位,保證食堂餐具的清潔衛生,鼓勵學生使用食堂消毒餐具;

(4)鼓勵學生自帶餐具,新生入學時發放不銹鋼餐具;

(5)食堂配備餐具場所,可以宿舍為單位配備學生洗碗場所和洗滌劑;

(6)食堂使用可降解環保袋代替塑料袋。

可以看出,學生們渴望盡壹切可能避免使用塑料袋。

4調查結果

就西北大學食堂來說,有的窗口壹天用塑料袋多達3600個,壹個賣稀飯的窗口壹個星期光買塑料袋就要70元人民幣(其中塑料袋單價約為0.01元/袋)。對於這麽便宜的塑料袋來說,這些數字是巨大的。

西北大學所有食堂平均壹年用掉588萬個塑料袋,也就是說買塑料袋用餐要花5萬元。試想壹下,如果這筆錢用於改善食堂的飯菜質量,那麽無論是食堂還是學生都將受益更多。

根據這壹系列調查數據分析,西北大學食堂每天使用塑料袋約16,110,重量約32.2kg,面積約644.4㎡。可以推斷,Xi安有39所大學,所以Xi安的大學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約有62.8萬個,重約60個。陜西省有62所高校,所以陜西省高校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約99.9萬個,重量約2t,面積約39,960m2。全國有2103所大學,所以全國大學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約有3387.9萬個,重約68t,面積約為1.355160 m2。

這些數字足以反映高校使用塑料袋的嚴重性,而這些塑料袋是如何處理善後的?據了解,幾乎全部運到垃圾填埋場填埋。根據美國和日本的報道,廢棄塑料埋在泥土或海水中降解分化的時間為200-300年,還會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質溶出,造成更嚴重的二次汙染。由此可見“白色汙染”帶來的後果的嚴重性。這超出了人類的想象。想想吧。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得不到治療,我們很快就會被淹沒在惡臭的“白色恐怖”中。

高校塑料袋正在吞噬自然生態環境!地球在呼吸!治理“白色汙染”刻不容緩!

5廢塑料處理方法

最近,國家經貿委發布了“十五”再生資源回收發展規劃。到2005年,預計我國主要再生資源年回收量為:廢鋼鐵3600萬噸~ 3700萬噸,廢有色金屬200萬噸,廢紙17萬噸;回收拆解報廢汽車80萬輛,拆解報廢船舶654.38+0萬光噸,輪胎總量790萬條。廢棄家電和電腦的回收量達到總量的80%以上,而廢棄塑料制品的量高達500萬至600萬噸。

5.1廢塑料回收技術

目前,世界上許多科研部門開發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處理廢塑料制品的技術,在壹定範圍內緩解和有效控制了地球上“白色汙染”的迅速蔓延。主要方法如下:

(1)填埋垃圾是最差的廢塑料制品處理方式,但與不負責任的垃圾排放相比,仍是壹種積極的處理方式,且掩埋深度至少應不影響地面植物的生長。

(2)廢塑料焚燒熱能的回收廢塑料的燃燒熱壹般高於木材,因此熱能回收潛力很大。但廢塑料制品的燃燒爐需要專門設計,否則會對大氣造成二次汙染。

(3)廢塑料的熱分解技術熱分解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將廢塑料制品中原有的樹脂聚合物徹底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量狀態。廢塑料熱分解技術的主要優點是:分解產物利用價值高;廢塑料的重復處理次數沒有限制,即廢塑料分解成單體再聚合成聚合物,其產物廢棄後可以再次分解,等等。

(4)廢塑料的回收利用廢塑料的回收利用可分為直接回收利用和改性回收利用。目前以直接回收為主,改性回收是發展方向。廢塑料直接回收利用是指廢塑料經清洗、粉碎、塑化後直接加工成型,或造粒後加工成型產品。優點是工藝簡單,回收產品成本低。缺點是回收料的力學性能大大降低,不適合做高檔產品。為了提高再生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滿足特殊產品的質量要求,應采用多種改性方法。改性廢塑料的某些力學性能達到或超過了樹脂制品的性能。因此,廢舊塑料的改性和再利用是壹條很有前途的途徑。廢塑料的改性方法有兩種,物理改性和化學改性。物理改性方法主要是通過混合工藝制備。化學改性采用交聯改性、接枝改性、氯化改性等方法。改性回收制品的力學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作為高檔回收制品使用。

5.2各種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比較

(1)可降解塑料技術可降解塑料技術是在塑料的生產過程中加入壹定量的添加劑,如光敏劑、澱粉等原料,使可降解塑料制品在用完並棄置於自然界三個月後,從完整的形狀分解成碎片,從而至少在視覺上改善環境。但是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就是這些碎片無法再降解,只能由大塊變成小塊的塑料。

(2)植物纖維粉末添加胺的熱壓工藝。這種技術利用植物纖維,如稻草、稻草、甘蔗渣等,得到纖維粉末,然後混合大量的膠水或樹脂,再註入模具中,在高壓高溫下成型。該技術生產的產品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但該技術生產的壹次性餐具在生產中沒有去除纖維色素(由於去除色素需要化學漂白的方法,勢必造成水汙染),產品外觀顏色不盡如人意。另外,生產過程中很難去除植物纖維表面的農藥殘留,所以做食品容器不壹定安全。而且由於技術的限制,很難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

(3)以紙代塑技術,即以紙漿為原料,在模具中成型、幹燥生產壹次性餐具。用這種方法制作的餐具,具有無毒、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等優點,被稱為“環保產品”,是目前綜合評價較好的替代技術。但是,從紙張生產和使用的整個過程來看,這項技術也存在壹些不足。首先,紙漿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森林資源。另壹方面,紙漿在生產中會造成嚴重的水汙染,在某些情況下汙染程度甚至超過塑料。所以從宏觀上來說,用紙代替塑料並不能完全消除環境汙染,只是把餐具在制作餐盒時對環境的汙染提前了。而且紙漿的生產成本高,使得用紙漿生產的紙質餐具價格更高,所以以紙代塑並不是壹個完美的方案。

(4)可生物降解技術該技術主要以澱粉為主要原料,添加壹年生植物纖維粉和特殊添加劑,通過化學和物理方法制成可生物降解的快餐盒。因為澱粉是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在生物制劑的作用下會分解成葡萄糖,最終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對環境沒有汙染。另外,與之混合的材料也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因此,用這種材料制成的快餐盒具有優異的降解性能。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樣品在堆肥狀態下五天開始發黴,十天後檢測樣品與堆肥融為壹體。在測試之前,樣品會失去它的形狀和顏色,並且在四十天內全部變成水和二氧化碳。此外,其原料來源廣泛,如玉米、豆類、紅薯、木薯等。並且價格低廉,用這種材料生產的每個可生物降解快餐盒成本僅為0.18-0.20元;生產過程中無汙染;該添加劑為無毒無害的可食用生物膠,使用後可進壹步開發用作飼料,具有循環利用的效果。

該技術制成的餐盒不僅降解性能優異,而且其他各項性能指標均通過了相關技術監督部門的檢測,均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準。在北京市科委主辦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有關專家壹致認為,該產品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是替代塑料發泡餐具的理想先進材料。尤其可喜的是,為實現其工業化生產,同時,R&D單位還開發了生產可生物降解快餐盒的全自動生產線,為其完全替代塑料發泡餐具、徹底根除“白色汙染”提供了堅實的工業基礎。我們祝願環保產品中的主力新秀——可降解快餐盒不斷進步,為改善和提高我國的環保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6結論

通過對高校食堂這樣壹個小單位幾個月的調查分析,我們調查組深刻認識到高校使用塑料袋的嚴重性和危害性。調查數據統計出來後,我們科技調查組的每壹位成員都非常震驚。塑料制品的用量如此之大,範圍之廣超出了我們的預料。就我國高校而言,僅食堂壹天的使用量就高達3387.9萬,重約67.8噸。

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時代,塑料垃圾幾乎占據了城市的每壹個角落,與人類爭奪每壹寸土地。治理“白色汙染”刻不容緩,人人有責。

(1)高校要做好環保教育,切實加強這方面的意識素質教育和宣傳活動,讓大家意識到應該杜絕塑料袋的這種泛濫使用;

(2)高校相關部門應加強管理措施,提供壹系列方便學生的有效措施;

(3)我們高校的學生要以身作則。在現有禁令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的情況下,他們應該盡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塑料袋進行餐飲。他們逛超市的時候可以自帶塑料袋。他們不應該扔白色垃圾,提高塑料制品的利用率,盡最大努力讓別人少用壹次性塑料制品。

(4)在回收的實際效益方面,中國遠遠落後於先進國家。今後要進壹步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回收利用機制,管理利用法規,加強科研部門的步伐,做好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的宣傳,借鑒國外先進技術,使今天的“白色汙染”成為造福人類的功臣;

(5)積極推進低成本高質量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從源頭上逐步消除“白色汙染”。

最後,祝更多有識之士踏上消除“白色汙染”的漫漫征途,共同繪制壹個幹凈美好的新世界。

7參考文獻

(1)環境,“治理白色汙染的三種途徑”,羅桂山,2004+02.47。

(2)綠色生活與未來,劉靜玲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年4月68日(3)環境網。

關於Xi各大高校學生食堂使用塑料袋的情況

  • 上一篇:為什麽壹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品牌,三流企業賣商品?
  • 下一篇:有特色的五金公司命名註意事項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