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牛集上
設計?/?趙浩然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重點是,風口在哪裏?
人們總是在思考賺錢的機會在哪裏。簡單來說,把握正確的趨勢,就擁有了未來財富的密碼。
2065438+2008年,汽車市場進入拐點。幾年前,如火如荼的新生力量正在完成壹輪淘汰,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重創社會經濟。這些不確定性對投資者的智慧和勇氣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但危機和機遇從來不是相伴而生的。
2020年,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智慧城市等新詞頻繁出現在汽車領域。產業變革的背後是消費需求、技術進步、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變化。
今年5月,“新基礎設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5G、UHV/電力物聯網、高鐵/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雲計算/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核心領域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肩負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在政策的引導下,產業和資本市場對新經濟的關註度也持續升溫,全國各省份陸續推出總額超50萬億的新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同時,隨著智能化、網絡化的深入,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汽車已經成為繼個人電腦、手機之後下壹個最有前景的智能終端設備。今年,汽車行業的跑步進入了智能化落地元年。
汽車這種從A點到B點的簡單交通工具,變成了壹個大型的移動終端,在四個輪子和壹個沙發的基礎上增加了壹臺電腦。雖然外觀變化不大,但內部升級讓汽車變得更加智能,智能汽車的普及需要全產業鏈的支持,其中蘊含著無限商機。
事實上,從汽車工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每壹次汽車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緊密合作的結果。整車企業在技術集成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大部分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都來自零部件企業,比如汽油噴射、增壓器、防抱死制動、安全氣囊、子午線輪胎等等。
新加入的智能汽車“這臺電腦”也走的是這條路線。芯片、傳感器、電力驅動系統...“計算機”的復雜結構帶來了新的產業鏈,無數的企業正在和即將從中衍生出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指出,“智能汽車的底層是智能零部件”。從方向上看,智能汽車領域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是兩條主線。
值得壹提的是,在新技術將汽車改造成新物種的同時,汽車的使用和應用場景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新能源汽車產品,新出行、新零售、新技術、新應用等多個領域也開始出現新的投資機會。
未來正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到來。在任何領域,資本都是推動技術變革和行業進步最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這些站在風口浪尖,從大時代尋找機會的投資人,他們的觀點和看法是值得參考和借鑒的。
第十二屆自動駕駛藍皮書論壇首日,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劉偉宏,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於寧,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壹帆,壹點資訊高級副總裁金枝,在《汽車商業評論》主編劉寶華主持下進行了圓桌討論。
從整個國際形勢,經濟走勢,政府政策,產業發展趨勢,找到了他們認為最值得投資的方向。
於寧認為,汽車行業最值得投資的方向是智能汽車、智能道路和服務領域。“在50萬億的投資規模面前,壹半以上都與汽車、道路、堆場等智慧交通密切相關。”他認為,當新基礎設施與新四化碰撞,當智能交通與自動駕駛相遇,當汽車、道路、田野相互疊加,就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余凱看來,新企業PK代工的能力在於軟件能力,把下面的芯片和模塊做成軟硬件結合體,提供給代工。未來,在智能駕駛艙領域和智能駕駛領域,將會出現壹系列具有軟件基因典型差異化特征的新型壹流供應商。
李壹帆參與了吉利的許多重大投資,他希望為行業的進步做出貢獻。他應該可以通過上下遊的關系打開產業鏈上的壹些渠道。雖然他不知道明天的世界會是什麽樣,但他希望吉利汽車能隨著世界的變化而在其中改變。
“雖然我們從資金的角度定位為非控股財務投資人,但與傳統財務投資人不同,我們希望借助行業的力量和主機廠的資源,為創業者搭建壹個歌唱的舞臺。”李壹帆說。
劉偉宏從更高的角度給出了方向。他說,汽車工業很大,現在正向“新四化”方向發展。壹句話,隨波逐流,隨波逐流。從電池、能源管理、享受、汽車本身、汽車電子、芯片,都要遵循壹個大趨勢來做決策,時間窗口也很重要。
“未來的發展趨勢,除了智能大腦,還需要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感知,更多的集成,更多的計算能力。”劉偉宏表示,雖然汽車領域的軟件開發是確定的大趨勢,但“軟硬壹定要結合好,軟硬都不夠。”
從自身平臺出發,金枝說從古至今最有生命力的就是內容。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我們的大腦對審美和好的內容都有需求。
以下是《汽車商業評論》整理的本次討論內容,此處略有刪節。
兩年時間,回報大概是12和13倍。
劉寶華(《汽車商業評論》主編):這是今天最後壹個,也可能是最關鍵的壹個。這個的主題是投資。今天很多公司領導都很開心,但是如果投融資退出了,他們就不開心了。投資就像人的血液,在工業上可能比石油更重要。這是壹個關鍵話題。
這個人物搭配也很奇妙有趣。中國汽車工業歷史上最好的M&A投資項目,大部分都是由其中兩位客人完成的,比如吉利投資戴姆勒和美國飛行汽車公司;其他幾個也有很深的資歷和資本。
讓我們按照題目的邏輯,先有資本方,再有主機廠,再有技術公司,再有內容公司。
於寧先生,我們先把最重要的問題搞清楚。現在的汽車行業是怎樣的?汽車行業的投資方向在哪裏?請先給我們列個單子,看看後面的客人能不能突破妳的範圍。
"
在投資上堅持幾個大的軌道和方向,然後找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團隊,會有更好的回報。
——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於寧
"
於寧(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我剛才演講了,壹個是智能汽車,壹個是智慧之路,壹個是服務領域。智能汽車最重要的是自動駕駛,包括L3級卡車,很多人談論的L4,以及最終可能到來的L5,還有自動駕駛芯片,這些都是巨大的萬億美元投資市場。
另壹種智能汽車,包括裏面的智能駕駛艙;智慧之路,其中政府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主要是標準的統壹會加速這壹進程。
特斯拉作為自行車智慧,發展非常快。其實中國有壹個很大的不同於美國的優勢,那就是體制的優勢。可以集中精力做大事,通過車輛和道路的配合,更容易實現L4或者L5的自動駕駛。
最後壹個是服務領域,我提出來的。圍繞服務領域,包括攝像頭,換電等等。
在投資上堅持幾個大的軌道和方向,然後找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團隊,會有更好的回報。現在投資的表現,最好的兩年投資已經有12,13倍的回報。
賺了還是賠了?
劉寶華:OEM的第二個代表。現在,大部分投資都在初創企業。為什麽吉利在18投資壹個老人的企業,戴姆勒在130?妳的邏輯是什麽?
李壹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我負責吉利的產業投資基金。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我可能更關註初創型和科技型企業,它們代表了未來的趨勢。另外,從行業的角度,主機廠和資源的協調發展,這也是我們投資戴姆勒的壹個出發點。
130多年前,奔馳造出世界上第壹輛汽車後,汽車的外形基本沒有變化。這是我們董事長李書福說的。造車不過是四個輪子,兩套沙發。但是在接下來的18年和15年,全車的業態會有很大的變化,逐漸會沒有人,沒有司機,或者出現壹些新的東西,會改變出行方式,這是生活方式的壹部分,有壹些革命性的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主機廠之間的協作非常重要。因為有很多新興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不可能靠壹家OEM或者壹家公司就能得天下,誰也做不到。
我記得我們收購戴姆勒後兩天,我陪李書福董事長在德國路演,不是商業路演,是政治路演。我見過德國所有政府,包括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從執政黨,反對黨,到工會。我們反復闡述了我們的想法。我們認為我們不是在競爭或消除競爭,而是在合作。
當時我記得很清楚,那是兩年半前的事了。當時蘋果市值6000多億美元,谷歌市值8000多億美元。現在蘋果已經到2萬億美元了。
當時我們說要面對這些新興力量。我開玩笑說他們是門口的野蠻人,以後可能會被降維打擊。當他們掌握了操作系統,算法等等,現在所有的汽車廠,就像現在所有的手機廠壹樣,說到底就是壹個代工廠。
我們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所以我們應該攜手壹起做壹些事情。回答妳的問題,這是我們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的起點。我們現在處於壹個合作的時代。
劉寶華:妳盈利了還是虧損了?
"
至於財務是虧了還是賺了,我想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今天戴姆勒破產了,明天世界上就沒有戴姆勒公司了,我們基本上就能全身而退了。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壹帆
"
李壹帆:在這個項目中,我們是壹項戰略投資。無論盈利還是虧損,我們永遠是戴姆勒的長期股東。我不能用永久股東,年度股東大會上也是這麽說的。其實這三年壹直在說。至於財務是虧了還是賺了,我想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今天戴姆勒破產了,明天世界上就沒有戴姆勒公司了,我們基本上就能全身而退了。
我買了兩只股票。
劉寶華:投資老貴族是對的。現在新貴也很厲害,比如特斯拉。我們的邏輯又轉回來了,首先是在余凱的總辦事處,我們去年和妳談過。特斯拉,日本人不是拆了壹個模型嗎?3?感覺和豐田的差距是六年。妳說妳對這件事印象特別深刻。妳認為這件事對中國汽車有多大影響?
"
四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我覺得這是必然趨勢。這件事大概率不會跑掉,而且壹定是比智能手機更大的產業。
——?地平線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余凱
"
余凱(Horizon創始人兼CEO):特斯拉,尤其是Model?3的誕生其實可以標桿2007年蘋果推出第壹代iPhone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功能手機對芯片和操作系統漠不關心。當時只有壹家廠商垂直寫軟件,軟硬件沒有分離,有這麽多app的開放生態。
在過去,這款車非常像壹款功能性汽車。芯片都是小芯片,100 ECU左右,耦合度高,無法升級,功能非常單壹。軟件沒有從硬件中分離出來,所以無法持續更新軟件,提升用戶體驗,定義新功能。
但現在不同了。中央電子電氣架構,芯片和操作系統,特斯拉完整的把這個東西端到端的展示給了業界。不管是豐田還是大眾看到了都覺得,哇,就是它!
德國博世多年前講過電子電氣架構的演變。大道理大家都懂,但當時大家都認為2025年才能大規模實現,包括軟件定義汽車。他們以為是很遙遠的事,但特斯拉在2019把它做得完整完美。此外,他們自己開發了芯片和操作系統,就像蘋果公司壹樣。它從硬件和軟件上再現了蘋果的打法,對大家都是壹種啟發。
我們要思考的是,這是偶然現象還是必然趨勢?我們的產品定義、組織、文化、人才是否要跟上,我個人認為這是革命性的變化,包括我自己創業的時候。(20)15離開百度,創辦地平線。因為預見到了這樣的未來,我們為汽車制造了智能芯片。
我之前在百度的時候,負責整個自動駕駛。當時我打開車後備箱,看到裏面都是各種機器,線路密密麻麻。開了壹段時間後,我不得不在某個陰涼處停下來散熱。這完全不可想象。真正的智能汽車必須從軟件走向硬件,為汽車制造芯片。
今天的話題是投資。不知道跟投資有什麽關系。五年前我創業的時候,買了兩只股票,壹個是英偉達,壹個是特斯拉。當時特斯拉大概200億美元,現在2600億美元,2700億美元。包括我的第壹輪投資人,也是我自己買的,因為我聽到了我的故事。他後來告訴我,幸好我當時買了。
四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我覺得這是必然趨勢。這件事大概率不會跑掉,而且壹定是比智能手機更大的產業。為什麽今天這麽晚我們都聚集在這個地方?就是因為大家都認同這個方向。特斯拉還是很棒的。它真的是汽車工業的蘋果。
內容是最有生命力的。
劉寶華:讓余凱局長分析壹下,在他自己的公司裏分析壹下。現在魏宏先生繼續講特斯拉。他只是說芯片很強大,有電子電氣架構,相比原來是革命性的變化。妳從整車起家,現在是科技公司。這方面應該特別好理解。我來和大家分享壹下。
"
未來的發展趨勢,芯片除了智能大腦之外,還需要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融合,更多的定位,決策,控制,壹些計算能力的支持,低功耗。
-黑芝麻智能技術
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劉偉宏
"
劉偉宏(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我應該是壹個老汽車人。我在通用汽車和博世兩家汽車公司工作過,在博世工作時間比較長,經歷了很大的變化。行業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向“四化”方向發展。
對了,聊天之前,我四年前離開博世,創辦了黑芝麻智能科技。公司能貼上的標簽是人工智能+芯片+自動駕駛。四年間,我們推出了兩款芯片,目前在業界處於領先地位。
幸運的是,我們的芯片已經進入了與兩家頭部OEM廠商的落地合作階段,還與壹家全球頂級零部件供應商在整車路由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拓展了芯片的新領域。
我們認為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芯片除了智能大腦之外,還需要更多的攝像頭、更多的融合、更多的定位、決策、控制、壹些計算支持和低功耗。
劉寶華:哪些領域增長前景比較好,發展比較好,空間比較大?除了剛才說的硬技術,其實我們每個人接觸的不僅僅是這些硬技術和設備,還會接觸到更軟的,比如內容,往往會和汽車、硬件結合起來,產生新的領域。金葉科長,能不能分享壹下,我知道妳是做這個的?
"
我們沒必要讓妳自己選擇。根據個人軌跡數據和當時的時間環境,我們會在開車的時候推送這樣的內容。這是我們的願景。
——壹點資訊高級副總裁金枝
"
金葉(壹點資訊高級副總裁):我做的是汽車行業的大咖。我的內容公司在這裏做什麽?首先,我來自壹點資訊,簡單來說就是壹個內容分發平臺,通過算法把用戶喜歡看的內容,無論是圖形、文字、音頻還是視頻,推送到他們手裏。
我把嘉賓的話記在最上面。汽車只是四個輪子和兩個沙發。大概是十年前說的。現在我給智能車加壹臺電腦。在計算機出現之前,我們是如何獲取內容的?我們以前是通過報紙雜誌,然後通過電腦,再通過手機來獲取。
在汽車如此智能的情況下,我們希望車內的用戶也能享受到好的圖形、影音。剛才有人提到特斯拉。為什麽體驗的很好?是軟件和硬件的結合。從古至今最有生命力的就是內容。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我們的大腦對審美和好的內容都有需求。
妳想用壹點信息做什麽?除了芯片和汽車設計,我們認為用戶能想到的汽車上的內容分發也是壹個非常值得關註的領域。除了有自己的APP,我們還為四大手機廠商提供內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90%。我們可以使用相同的原理和算法向汽車制造商提供這樣的內容。
通過算法,妳早上開車想聽郭德綱的相聲,晚上接孩子放學可能要放壹個動畫片或者有教育意義的東西。我們沒必要讓妳自己選擇。根據個人軌跡的數據和當時的時間環境,我們會在開車的時候推送這樣的內容。這是我們的願景。
汽車的形式正在改變。
集中市場
投資於人員和技術護城河
更多精彩內容
詳見《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