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宇恒藥業其他相關方面

宇恒藥業其他相關方面

擺出壹副“假外資”的樣子

譽衡藥業依托的是“回歸投資”模式:僅將60%的股份從境外轉移到境內,通過實際控制人持有境外公司股份的回歸投資模式,繼續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兩免三減”的稅收優惠。

繼寧波GQY視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GQY)之後,又壹家中小板企業宇恒藥業繼續上演“假外資”的故事。不同的是,為了回歸內地上市,寧波GQY選擇了告別“假外資”的外衣,而譽衡藥業則依靠“回歸投資”模式:僅將60%的股權從境外轉移至境內,並通過實際控制人持有境外公司股份的回歸投資模式,繼續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兩免三減”的稅收優惠。同時,譽衡藥業公開資料中的企業銷售收入與近日發布的招股書申報稿中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相差甚遠。

改革654.38+0.68萬元

宇恒藥業的招股說明書申報顯示,其前身是壹家位於哈爾濱的集體所有制藥廠。

2000年初,從事藥品銷售的自然人朱出資654.38+0.68萬元購買了黑龍江省康復研究所下屬制藥廠的相關實物資產。

根據當時的約定,朱先於2000年2月支付產權轉讓首付款20萬元,後於當年9-6月每月支付30萬元,最後在藥廠松美樂生產技術轉讓完成後支付28萬元。然而,在支付首付款20萬元後不久,朱就以上述資產成立了宇恒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恒有限”)。黑龍江大眾資產評估經濟法律評估事務所的評估資料顯示,截至2000年2月29日,朱購買的生產設備及存貨的評估值約為65,438+0,686,5438+0,000。

按照當時集體企業的相關規定,這次轉讓需要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等程序。而缺乏相關手續的宇恒藥業則表示,公司的“產權轉讓在履行審批手續上存在瑕疵”,但“並未實質性違反國家相關法律和地方法規的規定,交易本身體現了公平、自願的原則”,因此應當“真實有效”。雖然宇恒公司成立三年(2000年-200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8.34萬元、-246.15萬元和95.22萬元,但作為股東,朱及其配偶白先後於2000年6月和2002年6月增資。2006年2月,朱以380萬元的價格購買了另壹個小股東魏手中5%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宇恒的有限股權比例為朱及其配偶白分別持有公司70%和20%的股權,自然人持有65,438+00%的股權。據申報書披露,截至2005年底,宇恒股份當年凈資產約為4246.83萬元,當年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6956.98萬元和786265.43萬元。

海外上市

2006年前後,宇恒股份開始尋求在日本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也開始調整由海外企業控股的形式。具體調整方案為:首先,由朱、白、三名有限責任股東分別按照70%、20%、65,438+00%的持股比例設立科技和科技兩家公司,這兩家公司分別獲得宇恒有限40%、60%的股份;最終,艾恒科技和嵇康科技將宇恒有限公司持有的100%股權全部轉讓給在境外設立的宇恒國際。值得壹提的是,根據譽衡藥業披露的信息,譽衡國際有限收購譽衡的425萬美元實際上來自壹筆日本民間貸款。按照原計劃,朱等三名自然人股東與日本居民京於2006年2月6日簽署《回報投資框架協議》,後者以333.33萬美元認購譽衡國際優先股。但由於上市計劃取消,認購款於2006年7月16日轉為借款,宇恒國際再次向京官清借款333.33萬美元。時至今日,宇恒國際已還清666.67萬美元貸款中的500萬美元,尚有654.38+0.666萬美元因還款期限2065年7月438+00未歸還。由於譽衡國際只是壹家擁有海外股份的空殼公司,其還款來源理論上應該來自於譽衡藥業近年來的分紅收入。此後不久,宇恒有限表示,由於2007年國內資本進入持續健康發展階段,公司決定將上市地點從國外轉移至國內。

  • 上一篇:揚州航鷹科技有限公司是什麽公司?
  • 下一篇:為什麽有些人在職場上很自私?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