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股利、股票收益率、股利支付率、股利保證倍數、留存利潤率、每股凈資產和市凈率。(以下是邊肖收集的關於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我希望妳喜歡它。)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凈收益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盈利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總數
每股收益是評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指標,具有引導投資、增加市場評價功能、簡化財務指標體系等功能。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每股收益指數具有鏈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功能。每股收益作為兩個財務報告之間的“橋梁”,可以反映兩個報表的綜合價值,即每股收益是企業中各種因素綜合作用所形成的結果的體現。這使得通過分析該指標對企業進行財務評價變得簡單易行。
(2)每股收益指標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決定了股東的收入水平。每股收益越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股東的投資效益越好,每股賺的利潤越多;相反,情況越糟。
(3)每股收益是確定企業股票價格的主要參考指標。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越高,該股票的市價上漲空間越大;反之,企業股票的市價越低。
在計算每股收益時,我們應註意以下問題:
壹、合並報表的問題:編制合並報表的公司要根據合並報表的數據來計算這個指標。
二、優先股的發行:如果公司發行不可轉換優先股,在計算時應扣除優先股的數量及其所分享的股利,使每股收益能夠反映普通股的收益。
每股收益=(凈利潤-優先股股息)/年末總股數-年末優先股股數
三、當年普通股增減變動情況:根據證監會規定,公式中分子為本年凈利潤,分母為年末普通股總數。這個公式主要適用於今年普通股股數沒有變化的情況。因為計算各種財務比率時要求分子和分母對稱,所以今年的凈利潤是全年實有資本創造的。當普通股發生變化時,該公式的分母應使用按月計算的“在外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 ∑(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月數)/12
第四,股權結構復雜的問題:有些公司股權結構復雜,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讓優先股,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股票權證等等。可轉換債券的持有人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從而增加公司的普通股總數;權證持有人可以以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這也將增加公司的普通股。普通股的增加會使每股收益變小,這就是所謂的“稀釋”。計算這種轉換和認購對每股收益的影響是復雜的。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屬於簡單的股權結構,所以證監會目前沒有規定復雜結構下每股收益的具體計算方法。根據證監會現行規定,發行普通股(如優先股)以外的股票的公司,應按照國際慣例計算該指數,並說明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
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反映了普通股的利潤水平。在分析中,可以對公司進行比較,以評估公司的相對盈利能力;可以在不同時期進行比較,了解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可以對比經營業績和盈利預測,掌握公司的管理能力。
利用每股收益分析盈利能力需要註意的問題:①每股收益並不能反映股票所蘊含的風險。例如,假設A公司原來從事日用品的生產和營銷,最近轉向房地產投資,公司的經營風險增加了很多,但每股收益可能保持不變或增加,這並不能反映風險增加的不利變化。股票是壹個“股份”的概念。不同股票的每壹份在經濟上是不平等的。它們所包含的凈資產和市場價格是不壹樣的,也就是換來每股收益的投資額是不壹樣的,這就限制了公司之間每股收益的比較。3每股收益多不壹定意味著分紅多,還要看公司的分紅政策。
為了克服每股收益的局限性,可以擴展市盈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股利保證率、留存收益率等財務比率的分析。
2.價格收益比率
市盈率是指普通股的每股股價與每股收益之比,反映了投資者願意為每元凈利潤支付的價格,可以用來估計股票的投資收益和風險。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壹般來說,指數越低,股票的投資價值風險越小,獲得相同利潤所需的投資越小,投資價值越大。但不能壹概而論。有時候市盈率越低,說明公司前景不佳,投資者對其沒有太大信心,不願意承擔更大風險,所以股價不可能壹直低下去;高市盈率說明投資者普遍樂觀,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願意為其承擔更大的風險,以獲取更多的未來收益。但也不能絕對,尤其是當股票市場本身不完善、交易異常或市場被操縱時,股票市場價格可能與其每股收益嚴重脫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妳盲目的根據市盈率判斷公司前景很好,去買股票,那妳就冒了很大的風險。壹旦幻覺消失,市場恢復正常,妳可能會損失慘重。
在使用市盈率時,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指數不能用來比較不同行業的公司,充滿擴張機會的新興行業市盈率普遍較高,成熟行業市盈率普遍較低,並不代表後者的股票沒有投資價值。當每股收益很小或虧損時,市場價格不會降到零,高市盈率往往說明不了什麽問題。因為市盈率受凈利潤影響,而凈利潤受可選會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