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如何預測未來的市場經濟?

如何預測未來的市場經濟?

第壹,中國整體市場化進程

1.市場化衡量指數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整體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用什麽指標來描述這壹市場化進程,壹直存在爭議。國際經濟自由指數(如傳統基金會和弗雷澤研究所的經濟自由指數)。該指數旨在對全球範圍內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自由度進行評分和排名。國內學者更喜歡用百分比來衡量市場化程度。但需要註意的是,用百分比來衡量市場化程度時,並不是先驗地假設100%就是市場化的最高指標或目標模式,理解為相對的進步程度更合理。

由於研究目的不同,在衡量市場化程度時,選取的指標會有所不同。表1顯示了NERI指數(即國民經濟研究所衡量市場化程度的指數,簡稱NERI指數)和北師大指數(即外經貿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與北師大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所合作指數,簡稱北師大指數)的主要內容。雖然有些不同,但主要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為了我們的研究目的,NERI指數可能更好。這是因為北師大指數側重於從公平貿易的角度宣示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而NERI指數則更籠統地考察壹個國家的市場化程度。

2.中國目前整體市場化程度。

如果進壹步比較NERI指數和北師大指數,會發現NERI指數側重於各省區市場化相對排名的變化,即強調橫向比較;北師大指數側重於全國整體市場化的縱向比較。在這方面,用北師大指數來判斷中國整體的市場化程度是比較合適的(見表2)。表2列出了北師大指數的33個分指數,讓我們對中國的整體市場化有壹個全面的印象。這裏的指標分值分為五個部分,分值越低,市場化程度越高。其中1最高,5最低(參考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評分方法)。

通過分析發現,其中5人得到1(占比15.15%),11(占比33.3%),12(占比36.4%),得到4分。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近70%的指標得到2 ~ 3分,即這些指標與目標市場化的距離中等;離目標市場化太遠或太近的指標只占30%多壹點。綜合來看,中國的市場化總體水平也是壹個中等程度的市場化(這和“中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完全不同,不要混淆)。按照北師大的換算方法,2001年中國整體市場化程度為69%。

這個數字接近官方判斷的60%。例如,原國家經貿委綜合司司長李壽生在《經濟參考報》(11,2002年9月)撰文指出,從企業和改革的角度看,我國目前的市場化程度約為60%;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舉辦的“世界經濟與中國”高層論壇上指出:中國的市場化進程現已完成60%,經濟增長正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格局轉變(Sankei.com-China Audit,2003年6月30日)。

這個數字也與國內專家的判斷(2003年6月國民經濟研究所委托國內30位著名經濟學家做出的預測+0)非常吻合(見圖1)。近壹半的專家認為,中國目前的市場化程度在60% ~ 70%以下。超過1/3的專家認為低於這個水平,只有16.67%的專家認為高於這個數字。壹般來說,60% ~ 70%的判斷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第二,行業市場化進程

1.當前行業市場化水平

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主要以非國有化程度來衡量,即非國有經濟在各行業中的比重。鑒於數據的可得性,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以非國有經濟部門從業人數占行業從業人數的比重來衡量。

2.未來行業市場化預測

對於行業的市場化,除了準入限制這壹最重要的制度性障礙外,還與行業性質有關。比如這個行業能不能“賺錢”,有沒有盈利前景,也是需要考慮的。

以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為例,應該說政府不會有太多的準入限制,但非國有資本不願意進入。根本原因是這個行業的盈利前景很差(至少目前如此)。所以要區分兩種情況:壹種是非國有經濟不能進入(有準入限制),壹種是非國有經濟不願意進入(缺乏盈利前景)。但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場化程度低的行業,大部分是因為準入限制,而不是缺乏盈利前景。

正是由於準入限制和行業壟斷是非國有經濟發展乃至行業市場化的主要障礙,打破國有壟斷、取消準入限制成為改革的新方向。2000年6月5438+10月召開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第壹次明確提出要打破電力、通信、民航、鐵路的壟斷:十五計劃中增加了公用事業。

為了打破行業壟斷,推進市場化進程,中央政府也出臺了壹系列規章制度。比如2003年,中國民用航空局起草了《國內資本投資民航業規定》,比2002年頒布的《外商投資民航業規定》更加開放;有關部門頒布了《外商投資城市規劃服務企業管理規定》;建設部制定了加快推進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的意見。與此同時,為了兌現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中國也加快了金融服務業開放的步伐。如《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條例》、《中外合資外貿公司設立暫行辦法》、《關於期貨經紀公司接受投資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外國投資者設立投資公司的規定》、《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股權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關於設立外商控股、外商獨資旅行社的暫行規定》、《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暫行規定》等。

此外,中國將進壹步推進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方向是進壹步擴大企業包括社會投資的自主權,進壹步縮小政府投資的範圍和領域;此外,應簡化審批程序,為社會投資包括外國投資創造更好的條件。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壹位官員表示,根據這份規劃,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將是壹個重要方向,其核心應該是收縮政府直接投資範圍,全面開放民間投資行業的領域限制。

總之,對行業市場化影響最大的制度性障礙“市場準入”,原則上正在逐步退出。除了壹些特殊行業(比如軍工),基本沒有準入限制。然而,這種準入是漸進的,我們不能指望壹夜之間所有的限制。

  • 上一篇:永安保險和天安保險
  • 下一篇:中國茶葉屬於國企還是央企?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