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策略
整合戰略是指企業針對具有優勢和增長潛力的產品或業務,沿著業務鏈的縱向或橫向延伸業務的深度和廣度,擴大業務規模,實現企業成長。根據業務發展方向,整合戰略可分為縱向整合和橫向整合。
(1)縱向壹體化戰略
縱向壹體化戰略是指企業沿著產品或業務鏈向前或向後延伸和擴展現有業務的戰略。企業采用縱向壹體化戰略,有利於節約與市場上下遊企業采購或銷售的交易成本,控制稀缺資源,保證關鍵投入品的質量或獲得新客戶。但企業整合也會增加企業內部管理成本,企業越大越好。縱向壹體化戰略可以分為前向壹體化戰略和後向壹體化戰略。
前向壹體化戰略是指獲得分銷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權或加強對他們的控制的戰略。前向壹體化戰略有助於企業通過控制銷售過程和渠道來控制和掌握市場,增強對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敏感性,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
前向壹體化策略的主要適用條件包括:1)企業現有的廠商銷售成本高或可靠性差,難以滿足企業的銷售需求;2)企業所處的行業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3)企業具備前向整合所需的資金和人力資源;4)銷售環節利潤率高。
②後向壹體化戰略是指獲得供應商的所有權或加強對供應商的控制。後向集成有利於企業有效控制關鍵原材料等投入的成本、質量和供應可靠性,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健進行。後向壹體化戰略廣泛應用於汽車、鋼鐵等行業。
後向壹體化戰略的主要適用條件包括:1)企業現有供應商供應成本高或可靠性差,難以滿足企業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2)供應商數量少,需求方競爭對手多;3)企業所處的行業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4)企業具備後向整合所需的資金和人力資源;5)供應鏈利潤率高;6)產品價格的穩定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後向壹體化有利於控制原材料成本,從而保證產品價格的穩定。
企業采用縱向壹體化戰略的主要風險包括:
1)不熟悉新業務領域帶來的風險;
2)縱向壹體化,尤其是後向壹體化,壹般涉及投資金額大,資產專用性強,增加了該行業企業的退出成本。
(2)橫向壹體化戰略。
橫向壹體化戰略是指企業收購、兼並或聯合競爭的戰略。企業實施橫向壹體化戰略的主要目的是減輕競爭壓力,實現規模經濟,增強自身實力以獲得競爭優勢。
在以下情況下,橫向壹體化戰略更適合:①企業所在行業競爭激烈;(二)企業所在行業的規模經濟顯著;③企業的橫向聯合符合反壟斷法律法規,並能在局部地區獲得壹定的壟斷地位;④企業所在行業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⑤企業有橫向整合所需的資金和人力資源。
2.集約戰略
(1)市場滲透策略——現有產品和現有市場組合。彼得斯和沃特曼將這種集中戰略稱為“堅守陣地”,強調開發單壹產品,試圖通過更強的營銷手段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市場滲透戰略的基礎是增加現有產品或服務的市場份額,或增加在現有市場上經營的業務。它的目標是通過各種方法增加產品的使用頻率。
增長方法是:①擴大市場份額。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整體不斷增長的市場。企業可以通過提供折扣或增加廣告來增加其在現有市場的銷售額;改進銷售和分銷方法,提高服務水平;改進產品或包裝以增強其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並降低成本。(2)發展利基市場,目標是在行業的壹系列目標利基市場中獲得增長,從而擴大總市場份額。如果企業與其競爭對手相比規模較小,這種方法尤其適用。③保持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市場下滑的時候,意義重大。
應用市場滲透戰略的難度取決於市場的性質和競爭對手的市場地位。當整個市場在增長時,市場份額小的企業可能更容易提高質量和生產率,增加市場活動,但當市場處於停滯狀態時,這就更困難了。經驗曲線效應使得企業很難滲透到成熟市場,在成熟市場中,領先企業的成本結構會阻止市場份額較小的競爭對手進入市場。
市場滲透策略的主要應用:①當整個市場都在增長,或者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時,企業進入市場可能更容易,那些想要獲得市場份額的企業可以更快的速度達到目的。相反,打入停滯或衰退的市場可能要困難得多。(2)如果壹個企業決心將其利益限制在現有的產品或市場領域,即使整個市場下滑,它也可能不得不采取市場滲透戰略。(3)如果其他企業因各種原因離開市場,市場滲透戰略可能相對容易成功。(4)企業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獲得強大而獨特的競爭優勢,因此相對容易滲透到新的市場。⑤當市場滲透戰略對應的風險較低,高級管理人員的參與程度較高,所需投入相對較低時,市場滲透戰略也會更適用。
(2)市場開發戰略——現有產品與新市場的結合。市場發展戰略是指將現有產品或服務進入新市場的戰略。實施市場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包括開拓其他區域市場和細分市場。
采用市場開發策略的原因:①企業發現由於現有產品的生產工藝性質,很難轉用新產品,因此希望開發其他市場。②市場開發往往與產品開發相結合。③現有市場或細分市場飽和,可能導致競爭對手尋找新的市場。
市場開發策略的主要適用情況有:①有壹個未開發或未飽和的市場;②可以獲得新的、可靠的、經濟的、高質量的銷售渠道;③企業在現有業務領域非常成功;④企業擁有擴大經營所需的資金和人力資源;⑤企業產能過剩;⑥企業的主營業務屬於迅速全球化的行業。
(3)產品開發戰略——新產品與現有市場的結合。這種戰略是通過在原有市場上的技術改進和開發來開發新產品。這種策略可以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提高產品的差異化程度,滿足新的市場需求,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地位。
具有特定細分市場和狹窄產品或服務範圍的企業可以采用這種策略。產品開發戰略有利於企業利用現有產品的聲譽和商標吸引用戶購買新產品。另外,產品開發策略是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進,對現有市場有更好的了解,產品開發更有針對性,因此更容易成功。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這個策略。
開發新產品風險極大,尤其是當新產品投入新市場時。這也將使戰略難以實施。雖然該策略存在明顯的風險,但企業仍有以下合理的理由采用它:①充分利用企業對市場的了解;(2)保持相對於競爭對手的領先地位;(3)從現有產品組合的缺點中尋求新的機會;(4)使企業能夠在現有市場中繼續保持安全地位。
產品開發策略的應用:①企業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信譽度和顧客滿意度;(二)企業所在行業屬於適合創新、發展迅速的高新技術產業;③企業所處行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④企業研發能力強;⑤主要競爭對手以相似的價格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
3.多元化戰略
多元化是指企業從現有的產品和市場進入不同的領域。由於戰略變化如此迅速,企業必須不斷調查市場環境,以尋找多樣化的機會。當現有產品或市場沒有預期的增長空間時(例如受地理條件限制、市場規模有限或競爭過於激烈),企業往往會考慮多元化戰略。
采取多元化戰略的原因主要有三個:①在現有產品或市場上持續經營無法實現目標。(2)企業過去由於在現有產品或市場上的成功經營而留存的資金超過了其在現有產品或市場上進行財務擴張所需的資金。(3)與現有產品或市場的擴張相比,多元化戰略意味著更高的利潤。
多元化戰略可以分為兩種: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
(1)相關多元化。相關多元化又稱同心多元化,是指企業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進入相關行業或市場的戰略。相關多元化的相關性可以是產品、生產技術、管理技能、營銷技能和用戶的相似性。采取相關多元化戰略有利於企業利用原行業的產品知識、制造能力、營銷渠道和營銷技能等優勢獲得整合優勢,即兩項業務或兩個市場同時經營的盈利能力大於各自盈利能力之和。當企業在某個行業或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而該行業或市場的成長性或吸引力逐漸下降時,更適合采取同心多元化戰略。
(2)無關多元化。無關多元化又稱離心多元化,是指企業進入與當前行業和市場無關的領域的策略。如果企業當前所處的行業或市場缺乏吸引力,企業不具備強大的能力和技能轉向相關產品或市場,比較現實的選擇是采取不相關的多元化戰略。采用不相關多元化戰略的主要目標不是利用產品、技術和營銷渠道的共性,而是從財務考慮平衡現金流或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規避行業或市場的發展風險。
企業集團多元化的優勢:①風險多樣。當現有產品和市場失效時,新產品或市場可以為企業提供保護。②更容易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3)在企業成長不起來的時候尋找新的增長點。④利用未充分利用的資源。⑤利用剩余資金。⑥獲得資金或其他財務利益,如累計稅收損失。⑦利用企業在壹個行業或市場的形象和聲譽進入另壹個行業或市場,企業的形象和聲譽對在另壹個行業或市場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多元化戰略的風險:①來自原經營行業的風險。企業資源總是有限的,多元化經營往往意味著原有產業會被削弱。這種弱化不僅表現在資金方面,還表現在管理層的註意力分散。②整體市場風險。市場經濟中的廣泛相關性決定了多元化行業仍然面臨著共同的風險。在宏觀力量的沖擊下,資源的多元化增加了風險。③行業進入風險。企業進入壹個新的行業後,必須不斷註入後續資源來學習這個行業,培養自己的員工,塑造自己的品牌。此外,行業競爭形勢是不斷變化的,競爭對手的策略也是未知的,因此企業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的低層次經營策略。⑤內部管理整合風險。新投入的業務將通過資金流、物流、決策流、人員流對企業及其現有產業運營產生全面影響。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業務流程和不同的市場模式,因此對企業的管理機制有不同的要求。作為壹個整體,企業必須以某種形式整合不同業務對其管理機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