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劃,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壹期於2010年底建成投產。二期及擴建工程包括建設10多用途泊位、1散貨泊位、3個商用車滾裝泊位、港區後方堆場及配套設施。
其中,主體水工工程於2012年底完成。果園港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預計今年7月份投入試運營。目前,後方堆場、鐵路、物流加工、倉儲、綜合配套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今年二期及擴建工程試運行後,到2015年,果園港年吞吐量將達到300萬噸,滾裝卡車30萬輛,散貨泊位30萬標箱,3000萬噸。果園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擁有面向國際、連接南北、輻射西部的密集立體交通網絡。
"到明年年底,水路和鐵路運輸可能會實現."該負責人表示,果園港鐵路線於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年底完工。
屆時,它將成為內河最大的水、鐵、公港物流樞紐工程。國源港鐵路專用線將與懷玉復線、渝富二線連接,從懷玉鐵路余醉站引入港口,形成水鐵聯運無縫銜接。
鐵水聯運有許多優點。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物流成本來看,水運成本最低。但由於水運周期長,水運的優勢受到壹定程度的制約,使得貨主更多選擇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
實現水鐵聯運後,水路到達的貨物可以在果園港直接轉鐵路。比如上海的貨物通過水路運到果園港,再通過鐵路專用線運到四川、貴州、陜西等地。水運價格低,鐵路運輸價格比公路運輸低,時間比水運快。因此,可以實現貨物的高效分配運輸。
據介紹,國源港鐵路運輸專線建設長度5公裏,雙向共10公裏,投資2.5億元,設計能力600萬噸。水鐵聯運後,果園港將進壹步輻射周邊省市,可滿足重慶及周邊地區日益增長的集裝箱裝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