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基礎雄厚,產業特色明顯。區內各類企業5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汽車制造為主導,紡織服裝、醫藥化工、造紙及紙制品生產、食品加工、建材等產業並舉的產業格局。是中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最大的專用汽車生產基地和唯壹的微型汽車生產基地,是寶雞成為國家重型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的主要承載地。位列全國機械制造500強的陜汽(集團)公司,也孕育了重型汽車變速器產銷量世界第壹的陜西Fast(集團)公司。全區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品的機械加工企業超過1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5家,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加工制造產業集群初步形成。產品主要包括130多個系列的重型卡車、中型卡車、微型汽車、各種重型專用車、變速器、齒輪、發動機配件、後備箱總成、車軸、助力泵、鑄鍛件、散熱器、內飾配件。2010年9月,陜西童嘉汽車有限公司30萬輛微型車項目順利下線,由該企業牽頭的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裏的寶雞汽車產業園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園區全面建成後,年銷售收入可達6543.8+0000億元。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十分便利。蔡家坡開發區位於關中平原西部,物產豐富,文化積澱深厚,渭河、石頭河、麥粒河、通榆河在此交匯,水資源豐富,電力、天然氣、供熱、通訊、汙水處理等設施齊全。蔡家坡開發區也是全國著名的寶雞技師聚集地,有大量從事機械制造的技師和技術工人。武侯祠等三國文物古跡眾多,開發區周邊30公裏內有法門寺、顏地廟、周公廟、釣魚臺、太白山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開發區形成了“3321”(三線三站兩鐵壹高)的對外交通體系。“三線”即310國道(西寶南線)、關中旅遊環線、西寶中線;“三站”為隴海鐵路蔡家坡站、西寶客運專線蔡家坡站、蔡家坡客運站;“兩條鐵路”是隴海鐵路和西寶高鐵客運專線;“壹高”即連霍高速。
定位明確,發展前景廣闊。根據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陜西省、寶雞市對蔡家坡開發區的發展要求,蔡家坡將建設成為中國西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現代化中型工業城市、寶雞城市副中心和統籌城鄉發展示範區。“十二五”時期是蔡家坡開發區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已確定“十二五”期間實施76個項目,總投資超過409億元。到“十二五”末,蔡家坡開發區將力爭實現營業總收入6543.8+0000億元,生產總值300億元,總收入45億元。到2020年,蔡家坡開發區經濟總量占寶雞市20%以上,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裏,初步建成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人口30-50萬的現代化中等工業城市。
發展前景
戰略定位
蔡家坡處於陜西省“壹線兩帶”建設的核心,是寶雞“工業強市”戰略的重點區域。區內工業基礎良好,現有各類企業2400多家,主營產品100多種,包括西北機械廠、陜西九棉、陜汽集團、陜西法士特、渭河模具總廠等大中型國有企業和壹批改革開放以來迅速崛起的在陜西乃至西北地區享有較高聲譽的村級企業集團。2004年,寶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破蔡家坡,建設大蔡家坡的戰略構想。要把蔡家坡作為推進寶雞縣域工業化城鎮化的突破口,作為打造寶雞產業密集區和連綿城市帶的戰略支點,作為全市承接安輻射的東大門,作為寶雞工業化、現代化、生態化的新城區。大蔡家坡地區以蔡家坡鎮東擴南移為中心,轄三縣壹區六鎮,岐山縣蔡家坡經濟開發區、曹家鎮、五丈原鎮、安樂鎮、陳倉區陽平鎮、梅縣馬家鎮,規劃面積50平方公裏,人口50萬。
2009年6月,國務院正式頒布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關中-天水經濟區地理位置優越。它位於中國的內陸中心。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許多鐵路、公路、路線和管道在這裏交匯。是國家交通和信息通道的重要樞紐,是西部地區連接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戰略,必須加快建設壹批承載力強的城市群。在關中-天水經濟區城鎮體系中,蔡家坡被國務院定位為重點發展的三級城市。在寶雞,以突破蔡家坡戰略為主導,隴海線沿線城鎮集中。蔡家坡是Xi和寶雞之間的壹個重要的工業城鎮。由於寶雞地域道路狹長,鐵路、公路和重要的工業發展基地都在塬下。在這樣壹個狹長的川路地區,依靠寶雞這個中心城市來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決定將蔡家坡建設為寶雞城市副中心,以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產業布局困難的問題。
蔡家坡“十二五”規劃
1.發展目標到“十二五”末,蔡家坡開發區人口達到20-25萬,建成區面積達到30-40平方公裏。中國西部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基本建成,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和城市面貌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事業全面改善。現代產業新城初具規模,蔡家坡開發區進入國家級。
2.功能區布局在重點開發區。重點發展區域按照土地集約、產業集聚、資源集中、人口集中的原則,夯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層次,形成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和高水平的產業園區。重點開發區以渭河兩岸的蔡家坡鎮和五丈原鎮為中心區域50平方公裏,形成未來城市的核心區。
3.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主要包括綠化帶、渭河生態綠地和生產綠地:南部山區現有村莊外圍邊界線外500米,鄭西(包)高鐵至南部山區山腳線之間現有村莊以外的區域;北部高原山麓線以南100米範圍內的區域(現狀建成區除外);石頭河與麥粒河之間的區域(禁止建設區除外);諸葛亮廟周圍30米-70米。限建區內的建設應嚴格執行規劃的有關規定。二類用地區,公路、鐵路防護綠地外30米的區域,文物古跡周邊建設控制區,渭河生態綠地外30米的區域。禁止開發區主要包括渭河及其支流的水體範圍,如石頭河、麥裏河、現狀河漫灘及其外30米範圍(渭河北側以公路路基邊界為界;北塬、南山(現有村莊及外圍邊界線外500米範圍除外),鐵路、高速公路周邊30米範圍內;諸葛亮廟周邊30米內絕對不能進行施工。
4.中心城區“壹帶五軸七心”和“壹帶”空間布局:渭河生態綠化休閑帶是開發區的核心。結合渭河兩岸居住、商業、文化娛樂、公園、綠地等不同用地布局,將該區域打造成開發區重要的生態休閑綠化帶。“五軸”:即核心區和次核心區依托向外輻射的交通幹線,加強與輻射區的經濟合作,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帶動開發區南北片區發展。縱向以孔明大道、陜汽大道、陜齒大道為主。孔明大道連接南北兩個公共中心和交通中心,構成未來城市商業活動的核心區域。陜汽大道、陜齒大道連接不同的工業園區,全力推動產業發展。在橫向上,以衛北路和西寶南線為主線,連接各城市節點,使城市向東西兩側發展,拓展城市空間。“七心”:南北兩個商業中心,壹個行政中心,壹個文體中心,壹個老城中心,壹個交通中心,壹個物流中心。北部商業中心位於孔明大道與緯北路交叉口附近,南部商業中心位於孔明大道與西寶南線交叉口東北側。行政中心位於緯北路、冬兒路和東三路的交叉口。老城區的中心位於強子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口。交通中心位於孔明大道的盡頭;物流中心位於渭北西路以南、山池大道以西、渭河以北的區域。
5.城鄉壹體化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鄉統壹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從2011起,將蔡家坡所有被征地農民登記為“居民戶口”,逐步建立城鄉統壹的戶籍管理,實行城鄉統壹登記管理。完成蔡家坡鎮、五丈原鎮、曹家鎮、安樂鎮農民宅基地和房屋的發證工作,需要3年時間。同時,建立農村產權交易機構,制定農村產權交易規則,搭建產權交易平臺。農村住房納入城市住房管理,發放房屋產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自願退出原農村宅基地進入城鎮購房的農民,可享受相鄰地段保障性住房優惠政策。已經或即將被城市化覆蓋的村莊,要以城中村改造為突破口,就地實現城市化,落實村委會改居委會工作,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變。落實土地集約利用政策,積極在城市規劃區建設住宅小區、騰地給農村居民,全力做好景泰公司、七星村、水寨村村民安置小區建設,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大蔡家坡面積268.9平方公裏,人口27.26萬。
蔡家坡鎮面積208.5平方公裏,人口20.76萬。郵政編碼是722405。
陽平鎮面積43平方公裏,人口4.4萬。郵政編碼是721303。
馬家鎮面積17.47平方公裏,人口21萬。郵政編碼是7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