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公司稅後利潤分配原則是指公司依法分配稅後利潤時應遵循的基本規則。順序:1。彌補損失。為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貫徹資本充實原則,公司本年度有盈余時,應先檢查以前年度是否有虧損。如果出現虧損,而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則應先用公司的當期利潤彌補虧損。2.提出法定公積金。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公司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後仍有盈余的,至少要提取10%的利潤列入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註冊資本的50%時,不得提取。3.提取法定公益金。根據我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公司提取法定公積金後,還應當提取利潤的5%-10%,列入法定公益金,用於職工集體福利。4.支付優先股股息。優先股股東往往或多或少放棄作為股東的受益權,壹般不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也不享有公積金的權益。作為放棄權利的補償和平衡,必須降低投資風險。因此,優先股的股息支付應優先於任何公積金的提取,以防止公司利用任何公積金的提取損害優先股股東的權益。5.提取任何公積金。任意公積金是指法律沒有強制性規定,公司根據情況決定提取的公積金。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經股東會決議可以提取任意公積金。6.支付普通股股息。在依法完成上述分配程序後,如仍有剩余利潤,公司可根據確定的利潤分配方案向普通股股東支付股利。有限責任公司按股東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分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五條股東應當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得紅利;公司增加資本時,股東有按實繳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權利。但全體股東約定不按出資比例分紅或者不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第壹百六十七條第三款: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也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的稅後利潤,由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進行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份,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得按照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份的除外。
上一篇:分公司年報怎麽做下一篇:廣州暢通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