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雜誌
管理者遇到“野蠻人”應該采取什麽措施?
文|李冰編輯|米娜
“萬寶之爭”沈寂後不久,類似的戲碼頻頻上演。
18年9月伊利股份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陽光產險通過交易系統增持566.79萬股。本次權益變動後,陽光產險和陽光人壽合計持有伊利股份普通股303,240,065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觸及舉牌線。
公告壹出,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伊利會重蹈萬科的覆轍嗎?這也使得所有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成為討論的話題。
有分析認為,很多創始人的公司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不得不稀釋自己的股份,導致管理層持股比例逐漸降低,從而導致股份分散。這也導致壹些治理結構完善的大型上市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成熟市場由於股權結構分散而沒有實際控制人的現象比較普遍,如IBM、可口可樂等公司。股權結構非常分散,但公司治理結構規範,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事實上,在股權分散的a股上市公司中,萬科和伊利並不是唯壹的特例。據統計,a股市場包括萬科在內共有37家上市公司,都面臨著“野蠻人”入侵的風險,尤其是壹些管理良好的上市公司。
英達大學期貨研究所副所長蘇指出,許多上市公司被舉牌的現象至少表明,在這些被舉牌的投資者眼中,這些公司具有合理的邊際投資價值。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很多上市公司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此時對資金的需求更加迫切。經過這壹輪股市震蕩,這些公司的市值已經大幅下降。
對於舉牌的投資者來說,如果實體經濟中沒有足夠好的投資項目,那麽通過舉牌將資金配置到二級市場上這些相對較好、價格相對較低的資產上也是合理的。當然,舉牌行為背後可能有各種未公開的消息,投資者需謹慎。
據了解,截至目前,大股東持股在20%以下的上市公司有37家。其中,梅艷吉祥、四環生物、中科華英、石聞股份、國民技術等5家上市公司的第壹、第二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最低,梅艷吉祥的第壹、第二大股東僅為0.54%。
目前股權比例極度分散的a股公司超過100家,包括中國平安、TCL集團、民生銀行等知名度較高的公司。此外,像格力電器這種實際控制人已經完全分權的公司,也可以認定為沒有實際控制人的潛在公司。
據Wind統計,截至2016年上市公司壹季報,僅從第壹大股東持股比例來看,滬深兩市第壹大股東持股比例在15%以下的上市公司就有200多家。從市值來看,既有千億市值的公司,也有百億市值的公司,行業分布廣泛。
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也是a股市場股權爭奪時間頻繁的“重災區”。梅艷吉祥、四環生物等上市公司每隔壹段時間就會出現變更股東持股比例、爭奪股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