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知的背景是什麽?
答: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地方建設性融資需求快速增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壹些地方政府開始嘗試通過設立融資平臺公司來籌集資金,並逐漸形成了壹定規模的融資平臺公司債務。總的來說,在地方政府缺乏規範的融資渠道,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結合銀行資金、政府信貸和市場力量的優勢,支持薄弱環節發展,對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起到了壹定的積極作用。特別是2008年四季度以來,融資平臺公司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也存在壹些需要註意的問題,主要是融資平臺公司債務融資規模增長過快,運作不夠規範;地方政府違規或變相提供擔保,債務風險加大;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意識薄弱,對融資平臺公司缺乏信貸管理。為有效防範金融風險,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維護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6月1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的通知》(國發[2065 438+00]19號,以下簡稱“國發19號”)。為了有效地貫徹落實1997年12月31日第10號文件的精神。國務院19,指導和督促各地區、各部門做好工作,財政部會同銀監會、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細化了相關政策,並研究下發了《通知》,主要是對4號文件中的壹些概念和政策進行了細化和解釋。國務院19,並對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工作落實提出了具體要求。
2.據悉,近年來融資平臺公司債務快速增長主要是為了完成中央投資項目的地方配套任務。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答: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債務快速增加,需要完成中央投資項目的地方配套任務,但主要原因是滿足地方公益性項目的資金需求。2008年第四季度,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提出了包括4萬億投資計劃在內的壹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中央財政安排1.1.08萬億元,地方財政安排1.25萬億元。為解決地方配套資金問題,2009年和2010年,中央財政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000億元,主要由地方政府安排用於中央投資公益性建設項目的地方配套。除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外,地方政府還通過壹般預算、政府性基金等渠道積極籌集配套資金。據統計,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地方政府約10%的配套資金來自融資平臺公司。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債務融資主要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保護、自主創新等地方公益性項目建設。
3.有媒體認為,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貸款風險較大,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妳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答:融資平臺公司貸款確實存在壹定風險,但目前整體風險可控,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壹是從貸款增速來看,融資平臺公司貸款增速逐步下降。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融資平臺公司新增貸款占今年上半年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比2009年全年下降了三分之壹左右,融資平臺公司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也比年初有所下降。第二,從風險來看,大部分貸款項目都能產生穩定充足的現金流,能夠覆蓋貸款本息。其他部分貸款確實存在還款來源不足的問題,但通過變更貸款主體、增加抵押物或追加擔保等風險緩釋措施,其風險狀況會得到進壹步改善。這些貸款不會全部形成不良貸款,更不會全部成為虧損。第三,從風險補償來看,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貸款撥備非常充足,撥備覆蓋率在150%以上,最高可達170%甚至190%。換句話說,即使融資平臺公司的部分貸款不良甚至虧損,也有足夠的撥備來彌補。第四,從風險化解的角度,銀監會正在督促銀行做好整改、保全和分類管理工作。通過剝離項目、重組公司、增加新的借款人和擔保人、補充抵押和質押等方式,也可以解決部分問題貸款。
4.當前如何加強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管理?
a:文件號國發19對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包括:壹是清理核實並妥善處理融資平臺公司債務。對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債務,區分不同情況,分別清理核實,做到底數清楚;妥善處理原計劃由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的在建項目後續資金,切實防止出現“半成品”項目,防止損失浪費;明確償還現有債務的義務,不要單方面改變原有的債權債務關系,防止道德風險。二是清理規範融資平臺公司。對已設立的融資平臺公司進行分類清理;新設立的融資平臺公司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辦理。三是加強融資平臺公司的融資管理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放貸管理。融資平臺公司的融資和擔保應嚴格執行相關規定,融資項目必須符合相關政策要求,融資資金應嚴格按照規定用途使用;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規範對融資平臺公司的放貸管理,切實加強還本付息現金流不足等各類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四是堅決制止地方政府違反擔保承諾。地方政府在出資範圍內對融資平臺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實現融資平臺公司債務風險內部化;嚴禁地方政府違反《擔保法》等相關規定,為各類融資活動提供直接或變相擔保。同時,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加強組織領導、指導監督,抓緊制定實施方案,切實抓好落實。對清理規定後仍違反規定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目前,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正在按照上述要求組織實施。
5.如何建立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長效機制?
答:目前,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按照國務院的統壹部署,抓緊研究建立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防範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壹是逐步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管理和風險預警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管理規範、運行高效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二是建立有效審慎的信用風險管理長效機制。結合融資平臺公司貸款的清查和規範工作,全面推進信貸管理制度的調整和完善,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更好地幫助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銀監會“三法壹導”等有效審慎的長效風險管理機制,確保信貸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和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