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國光大師的人格成就

國光大師的人格成就

國光法師在建寺擴建的同時,決心不忘“上求佛道,下轉眾生”的大菩提願。修建寺院,繁榮道場,是為了更好地開展佛陀的弘法利生事業,教育壹切眾生。自1996起,大師陸續依經開辦各種法會,已晉升宣講金剛經、藏經、菩薩普門品、托米經、心經、佛八覺醒經、菩薩願等十余部經典。大師大力倡導人間佛教思想,破除迷信,樹立了四弟子對佛教的正確認識和看法。

為了弘揚佛教文化,1997年,大師創辦了《徐州佛學》雜誌,負責對外的結緣經和佛學宣傳。至今已附書數百萬冊,覆蓋除西藏以外的全國各省市,對弘揚佛教,引導信眾清正廉明,愛國愛教發揮了巨大作用。

國光大師,與時俱進,思想開放,尊重科學。先後指導弟子開通徐州佛教、興化寺網站。用科技為佛,把網絡變成自上而下傳播知識的重要平臺。

法師天資聰穎,在大乘經典的浸潤中,展現了他的宇宙智慧。十幾年來,師傅寫了百萬字的修行日記,積少成多。出版了《靜寂大道》、《雲龍山十僧傳》、《西行詩》、《靜寂禪月》等警句集。

2000年以來,大師發表了《論幸福》、《論宗教與科學》、《論佛教對中國書法藝術的影響》等學術論文。從這些用佛教理論解讀人生和社會的文章中,不難看出國光大師對佛教和人生的理解已經上升到了壹個更高更深的層次。

此外,大師還寫了壹些著作,如《論佛教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論佛教的人性》、《論佛教的科學精神》、《論佛教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的現實選擇》、《論儒釋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等。這些極具創新性的文章被選入省內外大型學術會議進行交流討論。其中《論佛教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的現實選擇》壹文獲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征文二等獎,《論現代傳媒與當代佛教》壹文獲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征文荷花獎。在大師撰寫的《書論》中,壹些寓意深刻、哲理豐富的格言式禪語被收入《中國名人格言》、《八榮八恥》、《中外哲理名言》等名著。

探文史學西。

2004年,在徐州學習了十五年的國光大師,對徐州的佛教歷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法師認為,東晉的法顯大師,取經印度回國後,在彭城(徐州)修建了中國第壹座具有印度建築風格的佛寺——龍華寺。為了驗證自己的見解,探尋徐州佛教寺廟和僧侶的歷史文化,大師做出了壹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再次走法顯之路,實踐法顯和玄奘西遊取經的壯舉。當年8月,大師從徐州組建佛教代表團,途經40多個中印城市,翻越祁連山、天山、昆侖山、唐古拉,涉水流沙河、塔裏木河、通天河、脫脫,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大師壹行5人,39天行程4萬裏,參觀了30多座古剎,拜訪了很多專家學者,收集了很多關於法顯大師的資料。完成了徐州乃至中國佛教史上第壹次也是唯壹壹次重大的佛事活動。引起了國內外徐州民眾、佛教界、學術界的熱烈關註和廣泛好評。在四萬裏的艱苦跋涉中,法師與宇宙天地萬物產生了天然的聯系,對沿途的佛教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他壹路書寫,從而成為詩集。

2009年,大師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發表了《論徐州在中國佛教文化傳播中的歷史地位——中國佛教文化傳播始於徐州》壹文,指出中國第壹個信佛的政府官員是徐州人,中國第壹個佛教團體誕生於徐州,中國佛教文化的正式傳播是從徐州開始的,並通過大量的歷史論證,確立了徐州是中國最重要的佛教文化。

慈悲幫助世界,服務社會

從小法師就慈悲為懷,樂善好施。出家後,他遵循佛陀慈悲、善良、慷慨的教誨,率先在江蘇成立專門的弘揚佛教的機構,為徐州的扶貧、救災、教育、醫療、環保等事業募捐,開展社會救助活動。

1996以來,師傅帶領四位弟子到徐州市社會福利院、聾啞學校、貧困鄉鎮、學校扶貧,捐資助學,救助困難群眾和失學兒童7600余人,向各災區捐款壹百多萬元。

十幾年來,徐州佛教界在國光法師的帶領下,開展各種愛心活動數百次,共捐款數百萬元。救助範圍涵蓋扶貧、助殘、救災、助學、支教、義診等多個方面。徐州佛教的愛國愛教、悲天憫人的精神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肯定和贊譽。

痛苦而孤獨,墨印禪心。

法師資質脫俗,文學思維不凡,這是他年輕時的端倪。在文化藝術難以涉足的農村,法師是個天才。在無人學習的狀態下,他特別喜歡在池子裏磨墨,經常給村民寫春聯。法師畫的山水花鳥也被村民驚訝為實物。出家後,他利用壹點時間,遍訪百家,把佛法修得差不多,把佛法融入書法。因為法師欲望小,無憂無慮,在書法上可以更直接地轉向精神境界。所以,他若手書,能有剛健的骨氣,飄逸的格調,空靈的意境,無論是僧人們還是俗人們都推崇備至,努力珍藏。

2012 165438+10月24日,徐州美術館舉辦“沙門——國光大師書畫展”,展出大師近年來的書畫作品50余件。

2014,65438,中國故裏青州萬和美術館,舉辦為期五天的“尹默禪心——國光大師書畫展”。* * *展出大師書畫作品80余件,開創了青州首個以佛教為主題的書畫展覽,為青州書畫領域註入了清涼之風、般若智慧和純正的佛教文化元素,在當前全國書畫界產生強烈反響。

法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藝術和宗教有相通之處,都是在探索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古往今來,許多僧人和藝術家在修行的道路上,通過對書畫的學習,體驗到了生命和藝術的奧秘,同時拓寬了禪修的道路,打破了眾生的界限。

2012,12年6月,由國光大師掛帥的江蘇省圓緣書畫院,聯合中國第壹書畫網、中國佛教藝術雜誌、五臺山佛教藝術研究院,在徐州興化寺開展“中國禪畫藝術論壇”。通過書畫了解和傳播道教,成為興化寺文化傳承的壹大亮點。

藍燈案已經有十幾年了,禪、佛、書已經在國光大師的腦海裏融為壹體。大師的水墨畫《深林鐘聲在哪裏》被《中國宗教》雜誌第二期(2011)采用為封面,與其他大量書畫作品壹起,被編成數十種書畫作品集和刊物。近年來,《書法》、《國藝》、《政協》、《佛教文化》、《中國文化》、《中國美術》、《藝術》等報刊和新聞媒體對國光大師的書畫藝術進行了專題介紹..

  • 上一篇:郭進證券的金寶怎麽樣?
  • 下一篇:杭州最好的酒吧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