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距上海、杭州、南京、寧波、蘇州、無錫、蕪湖等大中城市約150公裏。由兩條國道(北京至福州的國道104、上海至拉薩的國道318)、三條高速公路(杭寧杭寧高速、杭長高速、滬合浙皖高速)、三條鐵路(江蘇新沂至浙江長興鐵路,連接東北與長三角的陸海走廊)組成。以及壹條年運輸能力超過2000萬噸、享有“東方萊茵”美譽的“黃金水道”(長興-湖州-上海),在長興交匯匯聚,使長興與周邊大中城市便捷緊密相連,為長興物流暢通、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越便利。長興成為上海物流副中心,分擔上海物流中轉壓力。
長興,太湖明珠,文化底蘊深厚。長興縣始建於金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隋唐初年升為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為縣,歷史1700多年。長興是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故鄉,至今還保留著他沐浴人間的聖井。茶聖陸羽在長興寫出了代表作《茶經》,成為中國茶文化的奠基人,長興成為茶文化的發祥地。明代中期,大散文家歸有光和小說家吳承恩共同統治長興縣。桂、吳所撰《盛京銘序》、《蒙頂堂故事》、《長興縣名》三碑至今保存完好。吳承恩在長興縣積累了大量寫西遊記的素材。長興還保存著元代大畫家、大書法家趙佩吉等壹代宗師的手跡。長興的民間藝術也非常豐富,有代表國家出訪東南亞國家、參加中國、新西蘭新年燈會的精彩民間藝術“百業龍”,還有仙女山的宗教文化,還有被列為世界地質遺產、命名為“金釘子”的長興石灰巖保護區。長興是革命老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新四軍江浙軍區司令部舊址,素有“江南小延安”之稱。
長興,太湖明珠,自然資源豐富。長興區面積1430平方公裏,土地資源豐富,耕地60萬畝,旱地65438+萬畝,林地90萬畝,水面65438+萬畝。是全國“糧油大縣”、“商品糧生產基地縣”、浙江省產油大縣。長興盛產名特優新產品,有馳名中外的“太湖四寶”:銀魚、白殼蝦、鰱魚、大閘蟹;有四大名“長興珍品”:銀杏、板栗、青梅、栝樓;有令世界聞名的“品茶三絕”:紫筍茶、茶壺、金沙泉等。長興西接天目,東臨太湖,形成了優越的山水自然環境。自然和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旅遊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特別是“金釘子”地質遺跡保護區、十裏古銀杏走廊、揚子鱷保護區三大億萬年罕見的自然遺產,世界罕見;綿延34公裏的太湖海岸線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進行了1.6平方公裏的環太湖旅遊發展規劃國際咨詢,計劃通過幾年的努力,將太湖西南岸打造成為國內外獨具特色、知名的旅遊休閑度假勝地。
長興,太湖明珠,投資環境日益優化。按照加快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我們修訂完善了長興城市總體規劃。近期規劃中,長興中心城2005年的目標是建成25平方公裏的建成區,20萬人口。根據規劃,以配套城市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為重點,加快建設壹批標誌性道路和建築。三年來,總投資57.2億元的35個重點基礎設施和市政設施項目開工或竣工,城市框架擴大到21平方公裏,初步形成了相對集中的經濟開發區、商務區、文教區和居住區,基本形成了現代化中等工商業城市的雛形。特別是長興(省級)經濟開發區成為投資創業的福地。按照建設全國壹流開發區的目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舉全縣之力辦好開發區。縣經濟開發區規劃總面積25平方公裏,基本實現了九通壹平。區內主要道路全部按照國家壹級公路標準設計,路寬66米,綠化率40%。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排水、排汙、通訊管線已壹次性鋪設到位。同時努力營造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氛圍,建立審批中心、投資服務中心、外商投訴中心,力求快捷、優質、守信,不斷改善投資服務環境。截至2003年,已有近百家來自美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入駐長興,壹批大項目相繼落戶長興。
長興,太湖明珠,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們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依靠科技進步,努力擴大開放,加快體制創新,進壹步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長興經濟活躍,社會穩定,工業繁榮,人民富裕。進入新世紀,長興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開拓的精神、更加紮實的工作、更加矯健的步伐,朝著建設山水園林的現代化中型工貿城市、提前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再創佳績。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6.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846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52.6%;財政總收入達到6543.8+0.32億元,比上年在全省排名上升6位,比上年增長50.98%,位居全省第壹,其中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4.57億元,比上年增長40.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工業投資30.56億元,比上年增長48.6%;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2001年合同利用外資2.85億美元,增長116%。實際利用外資6543.8+009億美元,同口徑增長46%;實際使用內資6543.8+06億元,同比增長27.4%;自營出口76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3.6%;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622元,比上年增長9.8%。今年6-6月,財政收入實現7.9億元,同比增長54.2%;合同利用外資6543.8美元+0.5億美元,同口徑增長654.38+0.57%;實際利用外資3573萬美元,同口徑增長76%;自營出口4644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0%。長興先後名列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縣、經濟百強縣、綜合治理先進縣、國家衛生縣、文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