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產業在中國剛剛起步。2009年3月25日,中國衛生部批準菊粉為新資源食品。在此之前,甘肅、山西、湖北、寧夏、青海等地壹些有遠見、有膽識的企業家已經投資菊粉產業,並建成了壹定規模的生產線,開創了我國菊粉產業發展的先河。截至2012,我國菊粉年產量在5000噸以上。
賽普特環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小強長期研究和推動菊粉行業,對歐洲和中國的菊粉市場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中國菊粉市場與產業發展差距較大,國內菊粉生產者對市場應用和發展定位不明確,菊粉沒有相關國家標準,產品檢測方法不明確,菊粉生產者對菊粉衍生物知之甚少。
盡管如此,國內菊粉產業仍然破土而出,頑強發展。不久前,賽普環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的技術團隊剛剛為西北某菊粉生產企業設計了壹條菊粉生產線,通過當地的工藝調整,成功加工出40噸以歐洲菊苣為原料的高純度菊粉。歐洲菊苣的成功工業化生產證明,Sept技術團隊設計提供的菊粉生產線不僅適用於菊芋的生產,也適用於歐洲菊苣的生產。這是國內菊粉生產企業首次以菊芋為主要原料,菊苣為輔料生產高純度菊粉,或以菊苣為主要原料,菊芋為輔料生產高純度菊粉。
王艷萍,上海博成膳食纖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具有豐富的國內外膳食纖維市場和企業管理經驗。他提醒國內菊粉企業,要讓消費者知道菊粉屬於膳食纖維範疇。因為消費者對膳食纖維有壹個大概的了解,消費者更容易知道菊粉;再者,要掌握益生元的概念。菊粉不是益生元的主流產品,所以市場份額較低。他提醒菊粉市場企業密切關註國家營養標簽規範的機會。
2008年5月1日,營養標簽國家衛生標準頒布實施。在此之前,有些產品添加的膳食纖維很少,但也聲稱是高膳食纖維食品。執行國家營養標簽衛生標準,高膳食纖維產品要命名,膳食纖維含量要大於6%,食品加工企業要規範達到有效量,從概念添加到功能添加,這也給菊粉行業提供了機會。
王艷萍根據自己的經驗,就如何壯大企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議菊粉生產者應該在成熟市場,即出口市場中鍛煉。他說,沒有出口很難實現國際化,不把我們放在發達國家的吹毛求疵中,我們很難成長。在出口競爭中,我們面臨著國際領先產品的競爭。我們必須接受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的各種評估,我們必須按照國際標準行事。這是我們成長的捷徑,也是我們走向國際化的必由之路。
出口產品的企業都知道,雖然我們做了各種認證,但每次國際大客戶都能提出新的問題,這對我們的成長很有幫助。此外,國外的膳食纖維消耗量遠大於國內。走出出口壁壘也是我們快速發展,擴大市場規模的最佳途徑。
王艷萍提醒相關企業,任何產品最終都不可避免地會變得同質化。有壹天,我們所有人在制作菊粉方面將處於同壹水平。當妳能替代國外產品的時候,妳就完成了壹次驚心動魄的跳躍。壹旦我們進入國際市場,市場結構將被我們重新定義。
國內菊粉生產企業主要有定西龍海乳業有限公司、天門李海菊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西益生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白銀席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張掖彭雲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中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國內主要菊粉生產企業的負責人壹致認為,國內菊粉生產企業應該齊心協力,擴大菊粉產業,建立自己的組織。中國菊粉產業發展工作小組已經成立,以進壹步推動和落實菊粉產業發展政策,促進中國菊粉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