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1967年8月出生於中國廣東河源市,漢族,客家人,1988年6月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2002年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宏觀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以下是我為您精心編輯的李創業勵誌故事。歡迎閱讀!
李的創業勵誌故事
在20年的時間裏,帶領他的團隊創建了壹個清潔能源帝國。福布斯排名第壹!當壹個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商業計劃被經濟規劃的權威部門國家發改委否決時,他會怎麽做?接下來敲開簡歷網站帶妳走進這個黑馬圖!
10年前,36歲的李選擇了壹場不同尋常的對抗:狀告國家發改委。這場漫長的博弈給他帶來了金沙江上比葛洲壩還大的水電站和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據《福布斯》報道,這位來自廣東河源的企業家以664.9億元位列2013中國富豪榜第四位。蘋果只是在高科技上領先,達到萬億市值。理論上,兩者都做的漢能完全可以超越蘋果。這個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中國比我有錢的人多,但未必敢做。盯著錢的人是賺不了大錢的。我覺得賺大錢的訣竅就是不要盯著錢看。只有把錢當副產品,才能賺大錢,順便也能賺錢。
借了5萬元出海
自信在這位億萬富翁的商業世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很多同行眼裏,我就是毀滅者。?46歲的李說,她四年前開始涉足光伏領域。如果不是進入光伏行業,漢能可能還在公眾視野之外。隱形公司?。漢能(當時名為華銳集團)成立於1994,以能源為主業,從水電走向風電和光伏。截至今年8月,漢能聲稱旗下水電項目總裝機容量超過600萬千瓦,風電總裝機容量為131萬千瓦,已投產的八大光伏基地總產能為300萬千瓦。除了能源,漢能的業務還涉及貿易、高端公務航空、旅行社、教育、房地產等領域。李表示,漢能控股的總資產已經超過1000億人民幣,他個人的股份已經超過97%。預計2013年漢能總收入將超過100億人民幣,其中水電是目前最重要的收入和現金流來源,這也幫助他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1991年,李向他的壹個大學老師借了5萬元下海創業,從鐵路運輸、采礦、炒房到賣玩具、礦泉水。到1994年底,他已經積累了7000萬元的資本。?有了這麽多錢,我壹下子不知道該怎麽辦了!?猶豫間,李在壹個學金融的高中同學建議下,決定買下水電站作為資產,註入上市公司。他買的第壹個水電站在他的家鄉河源?東江上壹個初期裝機容量1.5萬千瓦的小水電站,耗資1.5億多元,從此進入能源行業。?從1994開始,我們只專註於壹件事?清潔能源。?李對說道。在隨後的幾年裏,李做了很多從幾萬千瓦到幾十萬千瓦的水電站,但真正讓他有所突破的是2002年的壹次雲南之行。雖然民營資本進入百萬級水電項目在當時國內是史無前例的,但他簽下了8個水電站中的6個,總裝機容量超過2300萬千瓦,超過了三峽水電站。然而,等待李的卻是壹場風暴。?國家發改委不同意。他們不相信私企有能力做這樣的項目,認為應該給國企做。?李不相信這壹點,他相信自己。憑借與雲南省政府簽訂的合同,出現了他將NDRC告上法庭的壹幕。最後他拿到了六個水電站中最好的資源?金喬安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從圍觀到進入光伏圈
七年前?誤打誤撞?成為新能源商會第壹任會長的李,身邊圍繞著史、等壹批光伏企業家,而李卻是壹個光伏圈外人。漢能控股當時只有水電和風電。?那時候我對太陽能壹無所知,也不看好太陽能。?與10多美分的水電成本相比,3元的光伏發電成本在李看來,也不知道算什麽。搞什麽鬼?。
光伏發電成本從3元降到1元需要30年,降到50美分左右需要50年,相當於水電和火電。這也是當時的行業之壹?總的判斷?。但實際上,光伏發電成本從三元降到1元,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直接刺激了李的神經,而且持續了三年?看?漢能於2009年進入光伏市場。
次年開始,與?黑馬?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進軍光伏領域的李投資建設了8個光伏產業基地,震驚業界。隨之而來的是圈內圈外的質疑聲:後來者李拋棄了傳統的晶體矽電池而選擇了它?非主流?薄膜電池是用技術概念來覆蓋資本飛躍的嗎?對於光伏的事情,李壹向溫和而堅決。大家都覺得漢能瘋了,我覺得我的判斷很理性。?甚至,外界的質疑都讓李有所顧忌?享受?:?我總是說。我們經常高估1-2年的變化,低估10年的變化?它也適用於光伏行業。?
玩法不同。
令許多人驚訝的是,晶體矽太陽能在歡呼聲中迅速走下神壇。晶矽價格持續承壓,導致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陷入停產甚至破產的泥潭。在光伏行業?冬天?李已經迎來了春天。因為薄膜電池不是相繼在美歐市場玩?雙反?卡中,行業優勢突出。2012年6月5日,漢能控股與德國太陽能電池公司Q-CELLS簽署協議,收購後者子公司Solibro的股權,並計劃在收購後將Solibro在德國的工廠產能提升至100MW。有分析認為,這筆可能高達5億美元的交易不僅能為漢能控股帶來技術上的收益,也是漢能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壹步。?漢能玩的和現在所有光伏企業都不壹樣。他們出口,我反過來,以中國市場為主,國外市場為輔。?李明確表示,收購索力寶的戰略意義在於利用其高端裝備能力,在技術層面裝備國內產能。我在德國沒有賣很多太陽能電池板。?整個行業產能過剩,價格下跌。與此同時,漢能控股正在逆勢擴張。李的遊戲是什麽?這就跟買股票壹樣,低買高賣就是壹個簡單的道理。?非常自信的李認為,投資光伏產業成功靠的不是經驗,而是判斷。我們剛剛涉足市場。?
李氏理論1+1=11
李的追求?成績突出?有人認領嗎?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到2020年創建銷售收入1萬億元的公司。?漢能實現1萬億銷售額的難度相當於華為實現1000億銷售額的難度。說,李?因為光伏薄膜行業兼具高科技和能源行業的特點,我們同時做高科技和能源,相當於?1+1=11?。?對於漢能控股的主要盈利點,李的設計是:高端裝備制造、光伏發電和系統解決方案。除了生產設備,漢能還計劃介入薄膜電池最重要的原材料制造領域,以鎖定上遊成本。控制上遊生產設備和原材料制造,出售設備和原材料,培育更多企業進入薄膜電池領域。李打算放水養魚。從上遊設備到下遊發電,李完成了漢能在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布局。2012 6月13日,瑞典宜家集團宣布與漢能控股建立戰略合作,三年內在中國所有宜家商場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如果這樣的BIPV(光伏建築壹體化)項目可以在中國復制,會是什麽市場?10萬億!?對於李這個數字,已經推導過無數次了。但另壹方面,漢能會成功嗎?光伏行業幾乎沒有人願意做出正面直接的評價。
遺傳商業因素
李的商業天賦可能來自遺傳。李的父親很早就開始做生意,現在已經80多歲了。每天早上,他都讓司機帶他參觀所有的企業,包括酒店、飲料店、服裝店和藥店。
第壹桶金才12元。
雖然李是工科出身,但他似乎生來就沒有打算安心當壹名工程師。他曾笑著說,他的第壹桶金只有12元:大二那年,他組織30多個同學在學校食堂門口賣了三天的片子,賺了12元。這12元是大家壹頓飯吃的,讓我覺得賺錢不容易。?不安分的李壹心想著做生意和賺錢。本科畢業後留校讀研究生。?那時候我還沒時間讀研究生。我當時忙著在中關村賣電子元器件,什麽都做,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