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華為的朋友應該知道,自從臺積電切斷了對華為的供貨,華為已經砸了654.38+0.2億的芯片訂單給聯發科。隨著8月中旬美國禁令升級,聯發科為華為生產的芯片無法正常出貨,生產出來的芯片滯留倉庫。因為聯發科和高通競爭時沒有價格優勢,聯發科的芯片要想賣給其他國產品牌,就必須以較低的價格對待。
高通現在是小米、vivo、OPPO等大部分國產品牌5G芯片的主要供應商,而聯發科70%以上的訂單都來自這個華為訂單。所以估計今年聯發科的出貨量無法抵消華為訂單的巨大損失。
根據郭明的推測,華為的禁令生效後只有兩種結果。壹個是沒有供應商能給華為提供系統芯片;第二,只有高通能為華為提供系統芯片。這意味著,美國通過將其加入實體名單來制裁華為的最終目的,實際上是讓華為徹底放棄自主研發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像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壹樣使用高通制造的芯片。如果美國的計劃真的是這樣的話,無形中會給高通帶來巨大的訂單。當然,失去自研芯片的華為,可能在手機性能上沒有那麽個性化,短期內也可能造成銷量的不穩定,但長期來看,對華為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
20年7月底,高通與華為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授權華為使用其專利技術。據悉,英特爾8月份的財務報表顯示,其仍在向華為供貨,包括消費處理器和服務器處理器芯片。2020年8月,華為MateBook系列的發布會上,該系列的電腦全部搭載了英特爾的i3、i5、i7處理器芯片,這也算是壹個標誌。
據報道,高通仍在遊說美國商務部解除對該公司向華為出售芯片的限制。如果華為麒麟絕版,高通向華為供應芯片,根據華為每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可以粗略估計高通每年將獲得約80億美元的訂單。然而,如果華為不是由高通供貨,它能生存嗎?
最近,中國也采取了行動。中科院院長說我們會把美國瓶頸清單變成未來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因此,在未來至少3-5年內,國產品牌的低價手機將陸續開始使用國產系統芯片,這將根據市場需求極大地刺激行業的發展。當然也包括mask aligner在芯片制造領域的研發工作。
據相關報道,中科院已成立技術攻關領導小組,要求承擔重大任務的每個人都要簽訂責任書。因為以華為為首的企業加快了美化的進程,中國有望在短時間內形成沒有美國技術的40nm生產線。這樣,光刻機的突破應該主要集中在極紫外光刻型光刻機上,旨在突破更先進的制造工藝。
光靠掩模對準器是不夠的。畢竟三星和英特爾都有先進的光刻機,但是在產能和良率方面都不如臺積電。當然,中科院也在芯片制造能力和良品率上有了重大突破。去年,中國科學院在2納米芯片的制造方面取得了技術突破,並成為世界上第壹個采用自對準柵極的堆疊垂直納米環柵晶體管技術的機構。
中國已經開始加快美化自主開發生產的道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是解決華為困境的唯壹辦法。從長遠來看,也許沒有高通的供應,隨著中國科研的增加,美國將無法阻止中國未來芯片產業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