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瞄準新能源“資源+材料壹體化”軌道,從鈷、鎳資源的開發、冶煉,打造電池正極材料。鋰電池新材料從前驅體制造到資源回收的壹體化布局綜合實力突出。公司未來業績將以“傳統銅鈷業務保證營業收入穩定,鋰電池壹體化布局貢獻業績增長”的模式進行。核心在於印尼鎳資源項目帶來的降本增效和鋰電池材料的壹體化發展。總股本1213000股,流通a股11410000股,每股收益1300元。
二、黨生技術:
全球領先的高鎳動力多元材料供應商。總股本45400股,流通a股43600股,每股收益0.8813元。
三、新興鑄管:
該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有壹個鎳鐵項目。2020年鎳鐵產量為23.03萬噸。總股本399,654,38+0,000股,流通a股388,500股,每股收益0.454,654,38+0元。
鎳是壹種堅硬、有延展性和鐵磁性的金屬,具有高度的拋光性和耐腐蝕性。鎳屬於親鐵元素。內核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在地殼中,鐵鎂質巖石比矽鋁質巖石含鎳多,例如橄欖巖含鎳量是花崗巖的1000倍,輝長巖含鎳量是花崗巖的80倍。
2017,17,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供參考。鎳化合物被列入致癌物名單,金屬鈷、金屬鎳和含66-67%鎳、13-16%鉻和7%鐵的合金粉被植入異物。
發現簡史:
隕石中含有鐵和鎳,早期作為精鐵使用。因為這種金屬不會生銹,所以被秘魯土著視為銀。公元前200年,中國開始使用壹種含鋅和鎳的合金,稱為白銅。有些甚至延伸到了歐洲。
1751年,在斯德哥爾摩(瑞典首都)工作的亞歷克斯·弗雷德裏克·克朗斯特(Alex Fredrik Cronstedt)研究了壹種叫做鎳的新金屬,這種金屬來自瑞典赫爾辛蘭的洛斯。他認為它含有銅,但他提取了壹種新的金屬,他在1754中宣布並命名為鎳。許多化學家認為它是鈷、砷、鐵和銅的合金——這些元素以微量汙染物的形式出現。直到1775年,托本伯格才制造出純鎳,證實了它是壹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