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壹定要這樣處理,那就要靈活處理:可以以股東的名義借錢(這個不能在企業賬上顯示),然後以那個股東的名義增資。該條目如下所示:
借:現金20萬。
貸:實收資本-* * 20萬股東。
如果這20萬貸款完全用於增資,後期需要償還,最好每隔壹個月或分批向公司或個人(股東)借款。(註:這樣工商局會查有抽逃資金的嫌疑。)
借:其他應收款-* * 20萬元
借款:貨幣資金20萬元。
以後我會盡力壹步步處理好其他應收款的余額。
其中重要的壹部分是企業成立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從事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所必需的基本資金。
投入資本和實收資本是同壹過程的兩個方面,實收資本是投資者對企業資產投入的具體體現。實收資本有以下兩種含義:
(1)實收資本代表企業資金來源,表示企業成立時的規模狀態。
(2)實收資本也代表所有者對剩余業務的初始索取權,剩余業務是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企業有保值增值的責任。
商務必備
目前,中國實行註冊資本制。《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企業註冊資本應當與實收資本壹致,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投資者繳足資本後,企業的實收資本應等於企業的註冊資本。
實收資本為現金的,應按實際收到或存入企業銀行的金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現金。
貸款:實收資本
如果實收資本是現金、建築物、機器設備等。,且資產評估價大於投資單位的賬面原價,則應根據資產評估價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款:實收資本
資產評估價格低於領用單位賬面原價的,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按賬面原價)
貸款:實收資本(按資產評估值)
累計折舊(根據原賬面價格與評估資產價格的差額)
如果實收資本為無形資產、材料和物料,則按確認價值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
原料
貸款:實收資本
企業將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轉增股本時,應當作出下列會計分錄:
借:資本公積或盈余公積
貸款:實收資本
應用實踐
甲公司以支票方式向乙企業投資65,438+00萬元。收到支票後,公司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方:銀行存款10 000 000。
貸款:實收資本-A公司1000000。
例甲公司將壹套設備作為投資資本投入乙公司,經資產評估其價值為55萬元。若該套設備的賬面原價為600,000元,乙公司收到設備驗收後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方:固定資產60萬元
貸款:實收資本-A公司550 000
累計折舊50,000
如李以某項專用技術作為投資資本,經資產評估其價值為120萬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方:無形資產1200 000
借款:實收資本李某1200 000。
如李投入壹批生產資料作為投資資本,經資產評估其價值為32萬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32萬元
借款:實收資本李32萬元。
甲公司成立初期,乙公司向甲公司投入現金20萬元,甲公司將其記為“實收資本”,故乙公司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現金2000 000
貸款:實收資本200萬元。
股份公司溢價發行股份籌集的貨幣資金中,相當於面值的部分作為股本;超過面值的部分為股本溢價,應在“資本公積”科目核算。
例甲公司成立初期發行股票5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價格6元。超過面值的部分記為“資本公積”,故甲公司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現金3000萬
貸款:實收資本500萬。
資本公積2500萬
甲公司和乙公司以合資的方式成立了丙公司。C公司成立後,A公司結束了全部經營,將原有廠房設備作為對C公司的投資..廠房設備原值200萬元,累計折舊賬戶余額30萬元。經資產評估機構評估,該廠房設備價值確認為65,438+0,800,000元。乙公司投入材料5萬元,投入設備原值20萬元,累計折舊1萬元。經評估,確認該設備價值為22萬元。C公司收到投資時,應作如下財務處理:
(1)收到A公司的投資,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2 000 000。
貸款:實收資本1 800 000。
累計折舊200,000
(2)收到B公司的投資後,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150 000。
固定資產22萬
貸款:實收資本3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