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筱月編輯|趙燕
2021之後半年多,幾家大企業終於撐不住了,紛紛曝出自己的專網通信業務應收賬款逾期。
上海電氣(601727)率先發布公告。普遍預計其控股子公司的應收賬款可能對上市公司凈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郭蕊科技(300600)緊隨其後,公告65438+6700萬元應收賬款逾期,近億元存貨可能無法變現;近日,中天科技(600522)、匯鴻集團(600981)發布風險提示,稱通信業務合同非正常執行可能導致37.54億元、551億元的損失風險。
上述四家公司均為專網通信業務雷打不動,其合作夥伴中出現上海星迪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星迪通”)。
劉清工作室發現,上海星迪通在整個專網通信領域占據著關鍵地位,至少有14家上市公司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存在購銷交易。上海星迪通表面上是專網通信產品供應商,其實挺神奇的。其勢力橫跨整個供應鏈,與許多上市公司的下遊客戶關系曖昧。上海興地通不僅與壹些下遊企業存在股權關系,還會對下遊客戶的貨款簽訂連帶責任協議,甚至可能直接在下遊客戶的收款單上簽字。
在14上市公司錯綜復雜的交易鏈條中,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天信息”)也頻繁出現。資料顯示,普天信息的投資集團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普天”)。今年6月,中國普天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前者已成為後者的全資子公司。劉清工作室發現,上海星迪通的實際控制人隋田麗曾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工作。2020年4月,他的公開身份是“中國電子技術交流中心主任”。
值得註意的是,普天信息與*ST華訊(000687)之間至少有5份合同被證監局認定為虛構合同。
2015前後,壹批上市公司突然轉型專網通信業務,圍繞上海星地通、普天信息等公司進行專網通信產品交易。與*ST華訊類似,這些上市公司賬面上都有大額預付款和大額應收款,很多公司被交易所反復問詢——它們之間的交易是否具有商業性質?在眾多大公司曝光後,專網通信領域還有多少地雷?
上遊和下遊之間的模糊關系
今年雷雨最早的是上海電氣。
5月30日,上海電氣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通信”)應收賬款普遍逾期,86.72億元款項可能無法收回,22.3億元存貨可能無法變現,上市公司向通信公司提供的77.66億元股東貸款也存在較大損失風險。
資料顯示,上海電氣僅持有電氣通信40%的股權,而穗控制的上海星地通持有電氣通信28.5%的股權。
劉清工作室發現,除了股權關系,上海星迪通可能是電氣通信的上遊供應商。普天信息旗下上市公司寧通信B(200468)於2016與電力通信公司簽訂供貨合同,共供應多網狀雲數據處理通信機6500臺。寧通信B 2016第二大供應商為上海星地通,交易金額1.1.7億元。
上海星迪通與電氣通信下遊客戶也有交集。
電通信公告債務的客戶為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貿易分公司(以下簡稱“首都貿易”)、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工投”)、沈復實業公司(以下簡稱“沈復實業”)和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電子”)。
奇怪的是,今年6月2日,在上海電氣公告應收賬款逾期兩天後,上海星地通將其持有的江蘇星地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質押給哈工大。哈工大(哈爾濱工業大學)拖欠巨額電通訊款。作為電氣通信的二股東,上海星地通為何反而將資產質押給哈工大?
劉清工作室發現,上海星地通作為供應商,服務可謂周到,還會為上市公司的下遊客戶“保票”。
上市公司郭蕊科技近日披露6543.8+0.67億元應收賬款逾期。涉及的業務類似於電氣通信,也是通信產品。拖欠賬款的客戶也高度重疊,沈復實業和長江電子也是如此。
據媒體報道,郭蕊科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批產品的核心部件購自上海星迪通。奇怪的是,作為上遊供應商,上海星地通願意為郭蕊科技的下遊客戶提供連帶責任擔保。今年3月,沈復實業、南京長電未按約定支付欠款,上海星地通與郭蕊科技簽訂賠償協議,約定由上海星地通承擔督促買方按時支付貨款的責任。如買方逾期,上海海星童弟將向郭蕊科技賠償《買賣合同》約定的違約金。
種種現象表明,上海星地通與眾多下遊客戶關系曖昧。
在另壹家上市公司*ST華訊的業務中,也存在“上海星地通-上市公司-沈復實業”的貿易鏈條。*ST華訊多年來壹直從上海星地通進貨。2016,*ST華訊對上海星地通的預付款高達5.39億元。到2020年年報,*ST華訊對上海星地通的預付款為8885.4萬元。
根據*ST華訊的公告,從上海星地通購買的貨物可能出售給沈復實業。大信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沈復實業公司確認的收入到賬收據字跡“合格,符合合同要求”,並非沈復實業公司員工填寫,而是上海興地通人員根據公司解釋書寫。根據沈復實業公司發送的采訪記錄,收貨地點的回復是“上海興迪通”,但這與原始采訪記錄完全不同,大信懷疑沈復實業所說的不屬實。
2020年,會計師事務所接手*ST的審計業務,*ST改口稱“通過檢查,符合合同要求”的字樣是南靖員工林所寫。但被采訪人反復強調,沈復實業並沒有代表南京華訊或其他人寫“通過檢驗,符合合同要求”。
更值得註意的是,上述承兌字跡與*ST華訊的另壹大客戶中國田麗航空技術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田麗航空”)確認的收入承兌回單上的字跡壹模壹樣。劉清工作室發現,田麗航空旗下有壹家“田麗航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該公司與上海星地通合資成立了深圳市天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通信息”)。上海海星持股70%,實際控制人為隋。
這家天通信息公司曾出現在上市公司瑞康達(603803)的供應商名單中。在2020年的問詢函回復中,Riskanda專網的通信服務供應商為Higo Communication(839211)和天通信息,兩家公司均由穗田麗控股。與上述上市公司壹樣,Riskanda的主要客戶是沈復工業。截至2020年底,沈復實業欠款2.6億元,占Riskanda期末應收賬款總額的20%。
據劉清工作室稱,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參與了這壹貿易鏈。
近日,匯鴻集團也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航天神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神和”)逾期付款2億元,加上未交付存貨的影響,涉案金額超過5.5億元。
工商資料顯示,航天神河由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和北京賽普產業信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賽普”)各持股50%,而北京賽普的股東為上海星地通和上海星地通信工程研究院,這兩家公司背後的實際控制人為隋。
匯鴻集團更大的供應商可能是上市公司樂凱科技(600260)。2017和2019年,匯鴻集團向上市公司樂凱科技支付了大額預付款。在樂凱科技2016的供應商名單中,出現了上海星地通等由穗田麗控制的公司,但在隨後的幾年中,供應商的名稱很長時間沒有披露。
穗參與的航天神河還欠上市公司中天科技565,438+02萬元貨款。
此外,中天科技向供應商浙江王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王新”)預付貨款265438+3500萬元,其中9.67億元在合同約定的交貨日期後壹個月仍未交貨,預付款未返還。
資料顯示,浙江王新原法定代表人為林穎,其於2008年2月65438+至2004年2月65438+期間擔任浙江浙大網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大網通集團”)副總裁。浙大網通集團是上市公司浙大網通(600797)的控股股東。浙大網新與上海星地通也有交易關系。根據浙大網新2016的評審報告,第壹應收賬款為上海星迪通,賬戶余額為1.1.9億元。
劉清工作室發現,位於上遊的浙江王新最近與電氣通信大客戶第壹貿易展開了訴訟。資本貿易今年7月將浙江王新告上法庭,涉及合同糾紛,申請凍結浙江王新股權6543.8億元。
許多合同被發現是欺詐性的。
除了上海星地通,專網通信貿易鏈條上的另壹家關鍵公司是普天信息。
上海星迪通、浙江王新和新壹代專網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壹代”)出現在上市公司樂凱科技2016的供應商名單中。工商資料顯示,2065438+2007年9月前,新壹代公司由上海海星通信工程學院投資,隋任總經理。
樂凱科技專網通信2016第壹大客戶為普天信息,銷售額高達165億元。
追溯到上海星地通,其供應商是上市公司宏達新材(002211)。
宏達新材回復交易所問詢函稱,自2018起,向上海海星童弟及其關聯公司、新壹代、江蘇星地通供貨。2020年HTC新材料銷售訂單異常。年報顯示,宏達新材2020年末存貨余額為3.2億元,較年初增長969.55%,主要原因是業績方面信息通信設備產品訂單量大幅增長,部分客戶按協議要求延遲履行合同約定的交付義務。
值得註意的是,年報顯示,宏達新材已向上海普天科創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天科創”)支付保證金55萬元。莆田科創的原股東是莆田信息,今年3月退出。
這個頻繁出現在貿易鏈條下遊的莆田信息,就是中國莆田出資的。今年6月,中國普天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前者已成為後者的全資子公司。劉清工作室發現,上海星迪通的實際控制人隋田麗曾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工作。2020年4月,他的公開身份是“中國電子技術交流中心主任”。
劉清工作室稱,與普天信息、上海星地通合作的多家上市公司出現經營困難,*ST華訊被查出業績造假。
據河北證監局調查,*ST華訊編造了多起購銷交易,這些交易鏈條還涉及上海韓勛(300762)、華邁科技(603042)、何忠據點(002383)等多家上市公司。
調查結果顯示,*ST華訊子公司南京華訊方舟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華訊”)虛構與上海韓勛等主體的購銷交易,虛增2065,438+2006年度利潤總額2267.48萬元;2017年初,南京華訊虛構與上海韓勛、北鬥導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鬥導航)等主體的購銷交易,虛增利潤18350400元,北鬥導航技術為上市公司何忠思壯的參股子公司。
2016,10,南京華訊虛構與江蘇道康發電機組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道康”)、普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天科技”)的購銷交易,虛增利潤總額2014407300元。資料顯示,江蘇道康是上市公司華邁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註意的是,*ST華訊也從上海星地通進貨。*ST華訊很多交易的下遊也是莆田信息,但與莆田信息的買賣合同共5份被認定為虛構合同。
證監局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2017、2018年,*ST華訊和普天信息的關聯公司普天科技、南京普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天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通過虛構合同,累計虛增*ST華訊凈利潤65438+億元以上。
另壹家深陷這壹貿易鏈條的ST海益(002089)也被立案調查。2016,ST海益有兩個主要供應商,分別是上海星地通及其關聯公司,采購金額合計7.39億元。
ST海益的下遊客戶都是熟悉的面孔。st海益2016的第壹家客戶為沈復實業公司,2016的第三家客戶為普天信息,銷售額分別為5.42億元和2.99億元。2017,ST海益因子公司出現虧損,業績突變。當年公司凈虧損65438+8600萬元。近兩年,原來的大客戶沈復實業、普天信息和新壹代大供應商,不再出現在年報中。
王筱月是劉清工作室的資深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