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律師網大全 - 註冊公司 - 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20世紀30年代中國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化的萌芽是由近百年來中國現代化的探索推動的,是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為基礎的,國際誘因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大危機、日本侵華和蘇聯的迅速發展。

它體現在知識分子對現代化的探討、國民黨對現代化模式的選擇和* * *產黨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中,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顯示了社會主義的傾向和走向。

其意義和啟示在於:現代化的開啟需要民眾的廣泛參與,其實施必須由政府強力推動;現代化的選擇必須從國情出發;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良好的國際環境。

學術界壹直爭議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從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開始,還是從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運動開始,在現代化、工業化、洋務等概念上存在分歧,但真正使用這壹概念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

這壹時期,關於“現代化”的大討論和中國共產黨的實踐探索,形成了中國現代化的真正萌芽和重要轉折,影響和決定了中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傾向和走向。

擴展數據:

資本主義曾經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代表了壹段時期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但卻無法解決自身的痼疾,跳出經濟危機的怪圈。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危機更加嚴重,這在1929-1933的大危機中得到證實。

美國爆發了大危機,並迅速蔓延到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導致德日法西斯上臺。為了轉嫁危機,建立世界霸權計劃,日本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重新喚起了人們長久以來的“實業救國”、“救國圖強”的願望。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人們被蘇聯繁榮的社會景象和偉大的建設成就所引導,帶著對西方文明的懷疑。資本主義“神話”的幻滅和蘇聯社會主義輝煌造成的巨大反差,使得思考和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先進人士更加務實和傾斜。

人民網——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 * *產黨“階級”概念的演變

  • 上一篇:白嘉麗是MLM嗎?
  • 下一篇:企業為什麽要上市?上市有什麽好處?
  • copyright 2024律師網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