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生命人壽還贊助和贊助了首次民間南極探險,而在此之前,該公司還
贊助這次民間北極探險的保險高達630萬元。
體育市場確實蘊含著巨大的保險發展空間。據了解,目前,我國共有體育場館60多萬個,國家體育總局每年在全國規劃的大型體育賽事約600項,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近3億人,各級專業運動員8萬多人。所需的保險範圍很廣,包括活動取消險、公眾責任險、人身意外險等。,這無疑為商業保險奠定了穩定的客戶基礎。據悉,僅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將產生保險需求,總保額近3000億元,保費收入有望達到3億元。
為什麽贊助體育保險這麽受歡迎?首都經貿大學金融保險系朱認為,這不能從壹般的保險原理來理解,保險公司之所以如此熱衷,多半是因為廣告效應。尤其是壹些新公司,希望通過這些贊助活動獲得公眾的認知和認可。
由於體育贊助天然易被接受,其贊助傳播對象廣、量大、針對性強,對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營銷的多元化、復合化、持久化效果,有助於人們對不熟悉的保險公司有感性認識。而且,體育保險市場本身具有誘人的前景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朱說,實際上,有些給定保險的保費是從公司利潤中承擔的,公司拿出壹部分利潤來提供這種保險。如果有回報,就從利潤中扣除。但這方面的財務要合理處理,要和壹般的銷售保險分開計算。
需要註意的是,體育贊助是壹種有風險的行為,因為為了真正達到贊助效果,贊助商通常需要支付1-3倍的贊助資金用於廣告、推廣等活動,以啟動贊助計劃的實施。專家表示,體育贊助應該特別謹慎選擇。只有好的管理才能帶來效益。
據統計,在贊助亞特蘭大奧運會的200多家企業中,只有25%左右得到了回報,有的只獲得了壹些短期利益,有的甚至血本無歸。
那麽,這種贊助應該被控制嗎?“這是不可控的。這個品牌效應很大。從公司的品牌營銷來看,大家都會願意這麽做。”朱說,“現在提供的基本都是意外險,體育保險要覆蓋的範圍更廣,比如體育賽事的轉播。責任相關保險。這些也是保險公司認為可以作為新業務發展的思路。”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