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財產保險承保存在的問題
1.重規模輕質量的管理頑疾並未根除。
長期以來,保險公司在總公司對各級分支機構和人員的考核中,都將保費規模指標視為至寶。甚至保險監管部門也經常根據保險規模或市場份額對保險公司進行排名。本末倒置的管理和考核體系,註定了很多保險公司重速度輕效率,重規模輕管理。飛奔的商業模式促進了業務規模的非理性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快速提升;仔細甄別,實際上承保了大量垃圾標的,垃圾業務和虧損業務的市場份額迅速增加,必然導致經營效益不斷惡化,償付能力不斷降低,直至嚴重不足。
2、核保制度不完善,或壹項制度不落實。
承銷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承銷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執行,是承銷工作高效運行的關鍵。目前,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的核保體系還存在很多問題。核保和賠不分離,就是當出納和會計;包銷和銷售沒有分開,也就是裁判和玩家;片面強調核保為銷售服務(多為“後線服務於壹線”的誤區),核保人員的職責不明確。有的公司甚至沒有專門的核保部門和專職核保人員,片面追求核保工作的集中管理;更何況“全員展”的政策還在大張旗鼓地推行;核保人員的職業生涯沒有得到很好的規劃和實施,核保人員的激勵不到位。
3.承銷工作不規範,往往流於形式。
核保工作從申請人的信息資質核實、投保對象的風險評估、核保方案的制定、核保後的風險控制,是壹個非常完整的操作流程。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核保人只專註於被保險人提供的資料是否齊全的低層次核保工作,甚至連這壹層次都沒有達到,比如允許事後補充關鍵的保險資料。這種包銷和工廠流水線上的普通品控沒什麽區別,只是檢查商品的外觀;承銷的真正作用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4.核保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隊伍建設嚴重滯後。
核保是壹項綜合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求核保人不僅要有豐富的保險理論知識、較強的專業實踐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還要有細致的綜合分析、歸納和溝通能力。但現實中,很多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的承保團隊,往往存在“為所欲為”的現象。例如,在其他崗位表現良好的員工被隨機納入核保團隊,而不管他們是否具備基本的核保技能,是否能夠勝任核保工作(盡管他們在其他崗位可能表現良好)。也就是常說的“鼓勵自己,激勵別人”。但說到底,這種做法只能算是不能以才定崗,這類人員可能還有壹定的轉化和晉升潛力。更有甚者,部分保險公司會將面臨退休、不勝任其他崗位的員工隨機納入核保人員。如此壹來,外行會管內行,嚴重影響核保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第二,如何加強財產保險的承保
1,樹立利益導向的經營理念。
很難想象壹家持續虧損多年的保險公司如何在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長期穩健經營;也很難想象壹個沒有壹定業務規模的保險公司如何抵禦客觀風險,在市場上立足。因此,任何壹家財險公司都應該樹立以效率為導向,以品質業務為基石的經營理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優質業務規模最大化。要想改變經營理念,保險公司的決策者轉變觀念非常重要,因為上層的思維決定了下層經營者的思維,也決定了下層公司各項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2、建立健全核保制度,並認真執行。
核保制度要想在日常核保工作中發揮真正高效的指導作用,就要建立完善的獨立核保人制度,對專業核保人進行有效的管理、考核和激勵;真正做到權責利分明;明確單壹的公司治理制度;嚴格的核保權限管理制度。這是核保體系建設的宏觀方面。
從承保制度建設的微觀方面,主要包括各險種承保規則和實施細則的制定和實施;日常核保工作的監控與評估體系建設。他既要符合宏觀核保體系的要求,又要結合具體的市場經營環境和公司具體的經營目標,達到有針對性的目標。
3.核保工作流程的改進
核保工作流程的完善,其實就是壹個規範整個核保工作流程的過程。核保操作主要包括核保前、核保中、核保後三個環節。
首先是事前核保,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估計。通過實地查勘、問卷調查、財務分析、歷史數據分析和往年理賠經驗分析等手段,運用概率統計理論對保險標的可能發生的損失概率、損失金額、損失範圍、損失程度等進行估計,以決定是否承保。
其次是過程核保,包括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技術的選擇。預承保後,對保險標的的風險狀況進行有效分析,結合保險公司的風險承受能力衡量保險標的的風險程度,從而決定采用什麽樣的承保條件,選擇什麽樣的風險管理技術,包括再保險技術。
三是事後核保,實際上是在事前事後對所采用的核保技術所達到的效果進行綜合評估,並對發現的問題依法采取補救措施,如根據客戶的風險大小和風險特征進行分類管理;采取必要的防災防損措施;根據理賠經驗修改核保政策和核保規則。
4.核保人員的培訓
核保理念的轉變,核保體系的構建,核保流程的完善,歸根結底都要靠人來完成。因此,擁有壹支專業技能過硬、市場嗅覺敏銳、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強、溝通能力好、責任心強的承銷商隊伍是承銷工作的關鍵。核保人員的培訓要從核保團隊準入審核抓起。對核保團隊的準入應重點關註以下內容:理解、把握和分析數據的能力;對當地乃至全國保險市場的當前環境有清晰的認識;對未來保險市場發展和市場機會的預見;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核保人員的培養有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兩種方式。對於已經加入核保團隊的核保人員來說,後續教育培訓是加強企業文化融合,準確理解公司經營目標和理念,提高核保人員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總之,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清醒理性認識核保工作現狀,加強核保制度建設,理順核保流程,切實完善核保人員培訓制度,核保工作才能真正成為提升財產保險公司經營能力的有力保障。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