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條生產線於2005年建成投產。葵陽鎮形成了以水泥建材為支柱,制藥、罐頭、針織、造紙等產業為補充的工業體系,以及以海威物流公司為代表的物流業。實達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葵陽鎮農業龍頭企業有石聞種畜場、桂興牧業、天然食品、食用菌加工廠、菌種場等。在葵陽鎮,已建成火籠果、甘蔗、食用菌、無公害蔬菜、速生豐產林、肉雞養殖等六大農業生產基地,有1.26萬個專業養雞戶,1.700多個專業養豬戶。2007年,葵陽鎮工農業總產值654.38+0.223億元,其中工業產值7億元,農林牧漁業產值5.23億元,財稅收入4344.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806元,生豬出欄7.74萬頭,中、小型豬1萬頭,家禽65438+頭。葵陽鎮先後獲得“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鄉鎮”、“玉林市縣域經濟發展十佳鎮”、“玉林市文明鎮”、“玉林市平安鎮”等榮譽稱號。
2009年,全鎮工業總產值85240萬元,同比增長13.1%;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279萬元,同比增長4.14%。財政收入339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萬元,增長1.2438%;農民人均純收入4143元,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537萬元,同比增長31.2%。
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成效顯著,免耕馬鈴薯、超級稻、高產高抗玉米、金桔、野葡萄、匈牙利野山椒等新品種新技術快速推廣。特色農業快速發展,果蔗、西瓜、無公害蔬菜等傳統優勢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金桔等亞熱帶生態園藝產業取得新進展。水產畜牧業健康發展。全鎮出欄生豬82000頭,中型豬126000頭,肉禽1601000只。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項目建設成效顯著。鎮* * *已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09個,其中技改新建95個,續建12個,前期工作項目2個。計劃總投資1.432億元,已完成項目1.002個,完成投資1.27億元,占上級下達目標任務的1.444.32 %。金桂礦業年產60萬噸水泥原料及加氣磚項目建成投產,廣西金盟特種建材年產65438+萬噸混凝土耐久劑項目、瑞通物流等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造紙、水泥、家具加工、食品生產、交通物流等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服裝、電子、塑料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快速發展,多元化產業格局初具規模。全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65423萬元,同比增長17.9%。工業實現利稅14260萬元,同比增長21.15%。
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城鄉環境明顯改善。全鎮投入13460多萬元,群眾投入31000人次,硬化道路36.6公裏;奎陽至木格通鄉公路奎陽段、奎陽至成俊通村油路、樂浪至鐵聯水泥路相繼建成通車。老縣城至黃成通村公路長12.3公裏,鐵南、安東、條幹、舊城、葵安、新榮、李石等村為165438+。象山居民區工程全面推進,鐵聯水庫、長沖水庫除險加固壹期工程如期完成,鎮敬老院、院服務所新辦公樓建成並投入使用,條幹、泉江、龍口村農村飲水工程基本完成,土地整理二期工程基本完成,條幹、李石、安東等3個五保新村順利開工,新建4個垃圾池和2個公交候車亭。威鎮小城鎮項目和鐵聯35KV變電站項目完成征地工作,為城鄉壹體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惠民政策落實到位,民生保障不斷改善。全鎮投入民生資金2760多萬元。十件為民實事全面完成。庫區移民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條幹水庫移民新村建設規劃設計已完成,安東村委會至瓦坪口、李石移民新村兩條移民道路工程順利完工。教育惠民工程全面實施。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助,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全部教科書。大力實施城鄉醫療惠民工程。全鎮603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全鎮62989人參加新農合,覆蓋率90.05%。農民住院補償金額4921萬元,7559人獲得醫療救助。農村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取得新成效。鎮文化站項目選址規劃已完成,農村文化室、籃球場、農家書屋、文體設施建設如期完成。惠農補貼全部到位。全鎮發放糧食補貼26.23萬元、原材料補貼379.49萬元、良種補貼96.5438萬元、庫區後期移民扶持資金223萬元、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56.5438萬元、家電下鄉補貼8.47萬元。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工程穩步推進,條幹、龍口、泉江村飲水工程如期完成。農村沼氣池建設取得新進展,全鎮新建沼氣池307個。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新建農家店5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加快,鐵聯水庫、長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壹期工程基本完成。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鎮和諧穩定。“科教興鎮”戰略取得良好成效,引進農業新品種17個,產業新技術9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8%。創建科普示範鎮和第四輪科技創新工作紮實有效。教育改革進壹步深化,素質教育紮實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政策全面落實,中小學危房改造積極實施,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文化事業蓬勃發展,農村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農村人口初級衛生保健水平明顯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進壹步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紮實有效,建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